纯中医

 找回密码
 注~册
  • 秉持纯正
  • 辨证论治
  • 敬畏生命
  • 呵护健康
  • 查看: 1907|回复: 33

    [开心一刻] 一屁股坐歪了,就成就了篇科学论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1-8 13:59: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注册成为会员,享用更多功能,查看更多专业帖文。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2022年1月2日,英国伦敦帝国的研究人员在《柳叶刀》子刊" The Lancet Regional Health-Europe "期刊发表了一篇题为" Relationship of smoking with current and future social isolation and loneliness:12-year follow-up of older adults in England "的研究论文。

          得出这么一个结论:吸烟除了对身体健康的影响之外,还对心理健康有害,吸烟会增加孤独感。


          这就是屁股坐歪了的结果,除了做这研究,发表这论文的人,就是连《柳叶刀》审稿的人,也跟着是屁股坐歪了的,他们在做研究和审稿之前,就已经在大脑里定性了:抽烟是有害健康的!抽烟一定会对心理健康有害的。


          其实呢,屁股稍坐正那么一丁点,就能发现,有孤独感的人,会长期依赖烟、酒、购物、美食、电子游戏等一切容易获取,又容易让自己感官受刺激、心理得安慰的活动。不仅仅是抽烟,任何会上瘾的东西都会让本有孤独感的人更为沉迷。

          这些个科学家如果是为了骗研究经费,还可以继续追踪几百、上千人十二年,一定会发现,长期喝酒会增加孤独感;长期吃厚腻食物的人,会增加孤独感;长期沉迷不节制购物,会增加孤独感……

           甚至他们还可以研究得出,长期得不到科研经费,会导致科学家们有深切的孤独感。
    发表于 2022-1-8 15:31:02 | 显示全部楼层
    很难得第一次占到沙发。无论多忙心情再孤独只要来此读读看看总是可以心情好些。谢谢郎中!
    发表于 2022-1-8 16:09:4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还真是屁股决定脑袋的结果,现在的专家结论能有多少真知灼见,都是忽悠。
    发表于 2022-1-8 18:06:18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多这样所谓的“研究”其实没有太多的学术和实用价值, 是为了研究而研究。  要真去相信这些似是而非的结论, 你就输了。
    发表于 2022-1-8 18:09:3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孤独感是个人他都会有呀……
    发表于 2022-1-9 00:30:14 | 显示全部楼层
    看见这种文章就是一肚子气
    发表于 2022-1-9 11:03:3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去看了原文。链接在此:https://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epe/article/PIIS2666-7762(21)00288-X/fulltext
     楼主| 发表于 2022-1-9 11:29:05 | 显示全部楼层

    研究者提出:通俗意义上认为,抽烟是能促进“社交”的。于是他们研究得出,“抽烟”会加重孤独。如果研究者不以当前的英国为样本采集地,以目前较为贫穷的第三世界国家为采集地,一定能得出,相互敬烟会促进“社交”。去掉时代背景的推论就是在耍流氓,做这样的研究就是在骗经费。

    在二十年前的中国,除广东地区之外,相互敬烟,在社交中是很普遍的,特别是对于成年男人来说,而且很必须的。重大项目或重要事情只在酒桌上谈成,也是当时的社会正常现象,用两个字来说----时代。

    相互敬烟,在二十年前的广东属于社交禁忌,是因为广东那时就已经有人趁敬烟之时,将含有毒品的烟递给人,骗人上瘾然后好贩毒给这人。所以,那时在广东抽烟都是各人只抽个人的,除非是亲人和真心要好的多年朋友,否则都不会敬烟。同样,如今回到中国,跟以九零后为主的事业骨干、社会中坚们交往,大家都几乎没人抽烟,你还敬烟?能促进“社交”?这些新新人类反把你给隔离了,不但不促进,反而影响了“正常的社交沟通”,这背后都有着时代文化的注脚。
    发表于 2022-1-9 11:46:19 | 显示全部楼层
    蒙城郎中 发表于 2022-1-9 11:29
    研究者提出:通俗意义上认为,抽烟是能促进“社交”的。于是他们研究得出,“抽烟”会加重孤独。如果研究 ...

    文章标题有England的呀。
     楼主| 发表于 2022-1-9 11:51:16 | 显示全部楼层
    jespere 发表于 2022-1-9 10:46
    文章标题有England的呀。

    英格兰提出这种说法的也是几十年前,或是几十岁的老人这么认为。

    比如我,我现在回中国,如果我要去拜访我原来的老领导、原来的老师,这些七、八十岁的长者,我现在不抽烟了,我仍会买包烟放身上,见了面仍会给这些老领导和老师们敬上烟,并且还会弯腰为他们点上火。因为这样的行为,在这些长者的眼里叫:对他们尊敬。在他们眼里,我还是个懂礼数之人。

    这就叫文化,文化的背后。这不需要科学数据,需要人情世故。
    发表于 2022-1-9 11:59:28 | 显示全部楼层
    蒙城郎中 发表于 2022-1-9 11:29
    研究者提出:通俗意义上认为,抽烟是能促进“社交”的。于是他们研究得出,“抽烟”会加重孤独。如果研究 ...

    还要看什么标准。

    科学是探索,科研结果不是真理。


    科学文章也有“三六九等”的,只要文章本身没欺骗,老老实实做清楚,写清楚,做清楚了,就可以了。没必要当成金科玉律。

    科学文章的发表也要经过同行评议的。

    当然不是说所有发表的文章都是完美的,不然没那么多撤稿的。




    发表于 2022-1-9 12:02:13 | 显示全部楼层
    蒙城郎中 发表于 2022-1-9 11:51
    英格兰提出这种说法的也是几十年前,或是几十岁的老人这么认为。

    比如我,我现在回中国,如果我要去拜访 ...

    欧洲很多国家只是最近十几年才开始在公共场合禁烟的。



     楼主| 发表于 2022-1-9 12:04:58 | 显示全部楼层
    从某种意义来说:抽烟,对于那些七、八十岁仍抽烟的烟民来说,相互敬烟,就是社交中的人情往来。

    而从任何角度来看,抽烟不是产生孤独感的原因,只是有孤独感的人,有人愿意用抽烟来安慰自己,特别是已经有了烟瘾的人。孤独感不因烟而加重。没有烟,只是让有瘾的人,内心更为不平安。任何一种瘾,对于得不到时,都会有不平安。

    研究者对钱有瘾,没钱,也会让他不平安!
    发表于 2022-1-9 12:14:11 | 显示全部楼层
    吸烟会增加孤独感,有多少人会相信这样的结论呢?

    不过确实一些有孤独感、焦虑感的人,会通过某种方式,如购物美食锻炼读书等等,来减轻自己的孤独焦虑。每个人都是不同的。
    发表于 2022-1-9 12:21:02 | 显示全部楼层
    蒙城郎中 发表于 2022-1-9 12:04
    从某种意义来说:抽烟,对于那些七、八十岁仍抽烟的烟民来说,相互敬烟,就是社交中的人情往来。

    而从任何 ...

    文章里写到了有孤独感的人容易抽烟。这篇文章就是要看抽烟到底能不能减小/解除孤独感。统计结果是抽烟的人随着烟龄的增长没有减少孤独感反而孤独加重。

    一篇文章,完美是不可能的,你完全可以挑剔,挑剔文章本身不够周到,数据还不够等等。

    评论一篇文章,进而得出骗钱的结论,这跨度未免太大了。

    当今时代,骗子确实很多,各行各业都有,只能一声叹息。



    发表于 2022-1-9 18:17:50 | 显示全部楼层
    郎中当然可以有自己的想法和选择

    我觉得按目前的模式,这属于人情范畴


     楼主| 发表于 2022-1-9 19:25:49 | 显示全部楼层
    jespere 发表于 2022-1-9 17:17
    郎中当然可以有自己的想法和选择

    我觉得按目前的模式,这属于人情范畴

    属于歪楼的范畴,妖J姐,你歪楼了!
    发表于 2022-1-9 20:05:15 | 显示全部楼层
    蒙城郎中 发表于 2022-1-9 19:25
    属于歪楼的范畴,妖J姐,你歪楼了!

    那我把楼正过来,成立一个科研文献俱乐部,专门讨论科学文章的优缺点?




     楼主| 发表于 2022-1-9 20:14:49 | 显示全部楼层
    jespere 发表于 2022-1-9 19:05
    那我把楼正过来,成立一个科研文献俱乐部,专门讨论科学文章的优缺点?

    {:20_980 ...

    才不跟你们这些科学家讨论科学呢,我纯不科学。
    发表于 2022-1-10 17:06:37 | 显示全部楼层
    《柳叶刀》上的文章也不全是有真知灼见的,有时候科研人员的思维和普通大众不同。
    发表于 2022-1-10 18: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ivy9 发表于 2022-1-10 17:06
    《柳叶刀》上的文章也不全是有真知灼见的,有时候科研人员的思维和普通大众不同。 ...

    好的科研人员该有的思维是严密的逻辑思维,用科学的方法提供证据证明结论。



    发表于 2022-1-10 18:43:07 | 显示全部楼层
    蒙城郎中 发表于 2022-1-9 20:14
    才不跟你们这些科学家讨论科学呢,我纯不科学。

    真正的科学家其实非常有常识,顶尖的科学家能把学识和常识完美结合。

     楼主| 发表于 2022-1-10 19:18:27 | 显示全部楼层
    jespere 发表于 2022-1-10 17:43
    真正的科学家其实非常有常识,顶尖的科学家能把学识和常识完美结合。

    ...

    跟你讲个哲学家的故事哈,哲学家也算是科学家,对吧?反正不可能算是阴阳家。

    从前啊,有一个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叫柏拉图的。牛人啊,没死的时候,就好有名好有名,有名到死了两千三、四百年都有人知道,估摸着应该也算是顶尖的科学家来着。

    唉,就这么一号牛人,下了一个经典的定论:人,就是没有羽毛,且两脚直立行走的动物。
    这理论一出,当年就犹如黑夜天空划过的一道闪电,照亮了人们的心灵,都称颂啊!太精僻了!

    那个时代呢,有一派思想界的牛人,就喜欢象狗一样做homeless,里面有个很牛的牛人,叫迪欧根尼的,他听人家说柏拉图有这么一个新学说,马上就去菜市场买了只活鸡,再把鸡毛给拔光了,然后拎着这鸡到柏拉图面前一放,鸡马上就跑走了。他就问柏拉图说:你看到没,你说的“人”,没羽毛,两脚直立,跑的还挺快。
    发表于 2022-1-10 19:38:18 | 显示全部楼层
    蒙城郎中 发表于 2022-1-10 19:18
    跟你讲个哲学家的故事哈,哲学家也算是科学家,对吧?反正不可能算是阴阳家。

    从前 ...

    哲学属于人文科学。

    郎中说是个故事,那是不是说明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柏拉图真的这么说过?

    这个故事确实有其意义,就是看郎中想用它说明什么?


     楼主| 发表于 2022-1-10 19:54:50 | 显示全部楼层
    jespere 发表于 2022-1-10 18:38
    哲学属于人文科学。

    郎中说是个故事,那是不是说明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柏拉图真的这么说过?

    应该是真实的故事来着,记得好象是在本哲学类的教科书上看到的。 我说这典故的意思是,自古以来科学家们都有搞笑的传承。
     楼主| 发表于 2022-1-10 20:05:26 | 显示全部楼层
    嘿嘿,再跟你说这个迪欧根尼的一个故事。

    这牛人最喜欢做的事,就是晒太阳!我看的书上说,那时候的希腊科学家、思想家、艺术家们都有一个共同爱好,晒太阳。我就琢磨着,现在的鬼子们也喜欢晒太阳,是不是就是从希腊文明时代传下来的。

    有一天,那时候的国王巡行路过,(这国王也是牛人,也是个很有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叫亚力山大,管那么庞大的帝国,当然压力山大)。这国王呢,看到在路边的迪欧根尼,就觉得这人不一般,不是个普通的homeless,就走到他面前,对他说:我是亚力山大大帝,你想要什么,我可以赐给你!

    迪欧根尼翻开眼皮,对他说:站开点!别挡着我的太阳。

    亚力大山马上闪到一边,让出太阳。然后跟别人说:我要是不是做亚力山大,我就做迪欧根尼。

    发表于 2022-1-10 20:20:24 | 显示全部楼层
    蒙城郎中 发表于 2022-1-10 20:05
    嘿嘿,再跟你说这个迪欧根尼的一个故事。

    这牛人最喜欢做的事,就是晒太阳!我看的书上说,那时 ...

    哈哈哈,这个故事好玩,我喜欢

    哲学家就该在太阳底下思考 其他的都不重要,呵呵。


    记得我小时候会在冬天晒太阳,穿得暖暖的在大门外的一个小广场坐着晒,呵呵。晒得还是太少,没成哲学家

    发表于 2022-1-10 20:29:10 | 显示全部楼层
    蒙城郎中 发表于 2022-1-10 19:54
    应该是真实的故事来着,记得好象是在本哲学类的教科书上看到的。 我说这典故的意思是,自古以 ...

    郎中的故事还没说完呢,柏拉图马上修改了说:人,就是没有羽毛,且两脚直立行走的指甲平的动物 (我网上查哒)


    柏拉图挺勇于接受批评哒

    听了这个故事,还有两点感慨,当时有了分类学的萌芽;形式逻辑肯定还么形成,不然这样简单的定义不会弄错哒。



     楼主| 发表于 2022-1-11 09:16:07 | 显示全部楼层
    jespere 发表于 2022-1-10 19:29
    郎中的故事还没说完呢,柏拉图马上修改了说:人,就是没有羽毛,且两脚直立行走的指甲平的动物 (我网 ...

    嘿嘿,这个可爱的老柏。

    我原来写一篇课时说过,分辨男人女人,不能用尿姿去分,不能说蹲下去尿尿的就是女人,站着尿尿的就是男人。同样分辨人与动物,不能只从外在的表现去分辨,而不去看内在的分别。思辨,由表象而思,探寻本质本源,从而辨明事物。中医的辨证,是从外在的症状表现里,找出产生这些症状的病因、病机,其实就是找出“事物”产生的本源,“事物”表现的本质。同时还更进一步要求,明辨病势,知道病情将会如何发展。真正的科学就当是如此:发现一种新的现象或新的物质,去探寻产生这现象或产生这物质的本源,明白这新生事物的核心本质,并且观察总结发展规律,从而能“复制”或“预测”、“掌控”。

    柏拉图和楼顶说的那些研究者,犯了个相同的错误,就是首先就在思想上定性、定义某事物(或美名其曰:先提出假说),然后再从表象中找证据来证明自己的胡思乱想是对的。这就是我说的科学家们的千百年搞笑传承。
    发表于 2022-1-11 12:43:56 | 显示全部楼层
    蒙城郎中 发表于 2022-1-11 09:16
    嘿嘿,这个可爱的老柏。

    我原来写一篇课时说过,分辨男人女人,不能用尿姿去分,不能说蹲下去 ...

    哎,没有科学技术,我们当今的生活会是什么样?

    柏拉图是什么年代的人?说好的时代背景呢?那个时候人类的认知普遍程度是什么样的?

    楼上有关吸烟的文章吧,看原文,很清楚,呵呵。就看下面两段吧。

    SummaryBackgroundSmoking is often colloquially considered “social”. However, the actual relationship of smoking with current and future social isolation and loneliness is unclear. We therefore examined these relationships over a 12-year follow-up.

    InterpretationSmoking is associat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creasing social isolation and loneliness in older adults, suggesting smoking is detrimental to aspects of psychosocial health. The idea that smoking might be prosocial appears a misconception.

    想再看稍微仔细点的可以看这部分:

    FindingsAt baseline, smokers were more likely to be lonely (coef.=0·111, 95% CI 0·025 – 0·196) and socially isolated than non-smokers, having less frequent social interaction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coef.= 0·297, 95%CI 0·148 – 0·446), less frequent engagement with community and cultural activities (coef.= 0·534, 95%CI 0·421 – 0·654), and being more likely to live alone (Odds Ratio =1·400, 95%CI 1·209 – 1·618). Smoking at baseline was associated with larger reductions in social contact (coef.=0·205, 95%CI 0·053 – 0·356, to 0·297, 95%CI 0·140 – 0·455), increases in social disengagement (coef.=0·168, 95%CI 0·066 – 0·270, to coef.=0·197, 95%CI 0·087 – 0·307), and increases in loneliness (coef.=0·105, 95%CI 0·003 – 0·207), at 4-year follow-up) over time. No association was found between smoking and changes in cohabitation status. Findings were independent of all identified confounders, including age, sex, social class and the presence of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diagnos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联系邮箱

    GMT-4, 2024-3-28 15:58

    纯中医 chunzy.com

    Authentic Chinese Medicine (AC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