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中医

 找回密码
 注~册
  • 秉持纯正
  • 辨证论治
  • 敬畏生命
  • 呵护健康
  • 查看: 3308|回复: 8

    [五官科] 请大家评论下这一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6-26 12:06: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注册成为会员,享用更多功能,查看更多专业帖文。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昨天群组里有个妈妈说孩子嘴里长了溃疡,脾气大不吃东西,好多人出谋划策。有个妈妈对中医有兴趣,发了个链接,我顺着去看了看。
    ; C  F7 K. s( N8 d/ E! G2 v转过来大家品评品评。
    % k3 k9 Z( e# Z7 e- k8 d- b9 p8 Q8 d5 O) h
    我觉得这位中医应该是国内中医学院培养出来的,他以为自己提出了新理论,殊不知,这理论本身并不正确,中医的经典著作大概也还没读透。这坛子跟着读过郎中讲坛的,或者看过口腔溃疡相关帖子的可能都看得出问题。不过我想不通他说的理中汤在某些病人身上有效,那是刚好碰到病人病在中焦,还是他的治法暂时缓解的病痛,却根本没有解决根本问题。
    # J( W, ?9 H1 @7 a9 r  S9 S4 o( ^7 y5 p, j/ ?7 ~0 c
    慢性复发性口腔溃疡与"异位胃火"(一) $ P" J* B1 `) ^" ~3 F* [

    % @2 o+ u9 [! v6 G9 q/ h  o1 J"异位胃火"是闲云在临床实践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理论。
    9 P8 Q' p( b  c0 \. K6 W7 ]/ z8 C6 S
           闲云曾破格担任西医学习中医班的教师。班上的学员都比我资深。9 ~* W7 |5 B4 [6 M4 Z3 A4 Y" x

    5 t7 h/ H) D0 z  x" b       一次课间,两位西医问我能不能治疗慢性复发性口腔溃疡。我不加思索地回答"能"。于是他们介绍了两位病人给我治疗。
    % O! {/ x$ s- G4 S5 N1 m2 S( |% p. B7 y# ]
           我原本以为非常简单,不过是胃热而已。那知我连换数次处方都无效果,书也看了,杂志也翻了,或谓热毒,或谓阴虚,或谓湿热但用起来都不灵。- m; I0 q/ _/ c; j
      u/ `0 l' ^( I& R' c
           那时真是黔驴技穷了,不好意思地对他们说"对不起"。他们反安慰我说,不用说对不起,其实在看你之前,我们已找过好几位大名医,都不行。# a$ [$ F. f7 q# Q8 s

    4 D% e9 ^$ H/ L6 Y1 I; A4 G+ V( m6 {- _      我真没有想到,一个简单的慢性复发性口腔溃疡竟弄得中医西医束手无策。此案一直悬在我心中,以致数年不能解决。6 a3 O1 [( C3 [$ {

    " i0 v. K1 K7 i- {  H9 m7 U( k7 q0 H      七年后,我在住院部工作。一次查房,病人告诉我,他己腹泻一周,管床医生给他作了针灸治疗没有解决。于是我给他处了方,诊断为脾胃虚寒。. I1 h3 |# N! O2 ~# i" ?
    4 W7 k  A: R1 Y
          第二周查房,他很高兴地告诉我,腹泻已全好了(那是我预料之中的)。还告诉我,长期不愈的口疮也好了(那是出乎我预料的),我高兴得不得了,隐隐地感觉到,这也许是我苦苦寻求的,治疗慢性复发性口腔溃疡的新思路。
    + j7 m, @: L2 W6 F! P
    : Y" ^% h1 K- Y/ }* C5 z      于是我刻意查找患者,用新法治疗,全部有效,多数痊愈。; @( T: B" G" W+ P( T- D- u
    ( [5 Y- b/ G3 |
           为了验证温胃可治疗慢性复发性口腔溃疡 ,我又採取了不同方法 ,新來来病人,一律不用药,只灸中脘、神阙和足三里。效果非常明显,才灸几分钟,疼痛就缓解了。) S% t* g+ t4 o8 o' h2 F! ^5 d1 O

    * L9 O7 w! B0 d7 g; i2 f       这一发现从另一角度证明了温胃之法可治该症。也发展了传统中医理论。因为口腔溃疡一症,不管怎么看都属热,溃疡的灼热疼痛属热,舌红属热,脉数属热。7 U0 G0 P6 W6 E+ M, A
    0 q. ^8 |) A8 y$ u
           舌、脉、证均属热,照常理,或清热、或养阴、或清热燥湿。才是正治之法,怎么能温胃呢?不是火上加火吗?& k5 U; Z' K. t

    ; b  t, D; L. _9 Q. N1 o! A      如果不是这个典型病案的偶然发现,我还是走不出辨为热证的圈子。
    3 w6 L% k7 E2 r
    : @1 U3 H/ {9 F0 E
    7 y4 _" V8 w" U/ H% S; X慢性复发性口腔溃疡与"异位胃火"(二)  ~  ^' l8 {/ i3 c" v9 g

    $ l$ ~! W9 D% t0 s0 n0 g/ b. U临床有效果了,怎样从理论上提升呢?我是治疗脾胃虚寒获效的,是否可以诊断为脾胃虚寒呢?2 M) f/ K4 u  ]$ q4 x& Y2 a+ D- I# R
    8 U, g: W: v1 C+ _
          原则上可以,但定义范围太广,无特异性,且无法解释一片热象。此后又想到了"虚火"、"寒火"、"阴火"均觉不妥。
    9 a) `! L! v0 b
    + i: b. j9 \( U  D      此时西医的"异位"理论启发了我。比如子宫内膜异位,正常情况下,子宫内膜生长在子宫腔内,受雌激素的影响,每月脱落一次,形成月经。如果月经期脱落的子宫内膜碎片,随经血逆流经输卵管进入盆腔,种植在卵巢表面或盆腔其他部位,形成异位囊肿。- k. ~# p5 b- w. e% ]0 f# e) G
    1 U) D8 X7 m6 v# K$ b
         直言之,异位就是指一种物质离开了自身的环境,去到了不该去的地方,并造成危害。3 A: A. V" e' S/ `2 J

    7 I8 i: C  T4 |% `1 Z3 U      回到我所讨论的话题,胃本是有火的,叫做胃阳,它在胃里腐熟水谷,帮助消化。
    3 E; g& r, a: H' p! }3 I8 c4 a6 Y& t+ g6 f: C& o
          如果它跑到了不该去的地方,就变成了火,成了病邪。我把它命名为"异位胃火"。( h7 y! V' V3 A4 z$ k5 \( T

    * u7 T3 m% X( p' i( P& q: D" }      它常去那些地方呢?第一,循着经络而行,第二,火性炎上,以上行为多。第三脾胃开窍于口 ,胃的经脉又夹口环唇,舌又为脾之外候。因此多到口腔。
    # d3 D& m7 R$ R  R8 s$ N+ U; @
    / m$ u& |* Q7 m6 f: C8 I3 f3 L& m      接下來的问题是,胃阳为什么要跑?因为环境不适应它居留。具体原因是脾胃虚寒,不能摄纳胃阳,于是胃中的阳气循经上行,变为邪火,造成口腔潰痬。3 H, b) K% N8 L5 Y7 W
    ' m; K$ l. ?/ P) T2 Q, A
         多次上逆后,就轻车熟路,一旦脾胃虚寒 ,就造成口腔溃疡。这便是慢性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由來。) y  c0 s( G9 h5 Q

    ' O, V/ ^$ \3 s      抓住这个病机,诊断就变得筒单而直接。脉象、舌象、证状都可以省略了,直接抓住慢性、复发性、囗腔溃疡就可以了。慢性、复发性两个定语不能少。4 l& o/ [  ?/ [, v, P  J: I
      j. ~0 {/ x$ p0 H! X# K$ y
          这就从中医的辨证论治发展到专病专方了。这个方就是<<伤寒论>>中的理中汤。
    ! r) y% m7 Y! |$ s) B, J& l: p0 f1 x1 m7 o
          抓住这个病机,我又拓展了治疗范围。唇疹(单纯性疱疹)嘴唇红肿生疮,不也是"异位胃火"?我用该法治疗有非常显著的效果。颜面三叉神经痛,中西医都很棘手,中医难治是把它当作了热证。用"异位胃火"理论治疗就好多了。我已试治几例,效果不错。
    9 i" i( i% _7 K" d. R$ _8 C9 _& d* p7 O) g& e% B5 m7 J" [
          我讲课后 ,也有学生试图用以治疗性病疱疹。
    : `: D7 u# y  n- y( T  G6 E. R- v* u; x( a' s# C/ K8 j8 y+ E3 E( M
           一个学生來到诊所问我,这个理论可以用來治疗性病疱疹吗?我答不可以。他说我记得你讲课时说不可以,但我用来治疗性病疱疹 ,有效果,两例都明显延长了复发期。我问他机理是什么,他说那也是"异位胃火",胃经的气街也在阴部。
    + o" s& N' U* r
    ( @; T) a7 y) ]( C      此文曾用英文、中文发表,德文转载,但写作形式和內容侧重点不同,彼为论文,此为随笔。
    2 ^, u9 e. @$ N9 U# w* k5 i% I4 `; B
         中医需要发展,途径是多样的,用中医自身理论发展,是一条重要的不可或缺的途径。就如本文所讲的一样。2 L2 g5 O$ [! j; s7 C$ A
    ! ~' h7 l/ M" s$ c! S5 B1 U; i' z0 N/ d
          一月前国内一亲戚,谓口腔溃疡反复发作,看医生无效。我当即处方嘱服。前几天告之:"我吃了您的药,效果非常好,上次吃了三付就好了。这次更福,昨天晚上吃了一付 ,今天早上就好了,谢谢啦!"。
    2 c2 P1 n3 N, T0 `: r( K
    , v9 M7 P$ a' r, c$ u$ N      我的处方是:1,理中丸三分之一量,服三天 。2,若无理中丸用处方,党参12g   白术9g  干姜3g(或生姜2片)炙甘草3g。他没告诉我服的是丸剂还是处方。理中汤的剂量与原方有改变,人参改用党参。
    ! W' j, P% m8 C5 b3 R. L$ V1 L, ^+ [
    # A% Q; N* G- o7 e) _6 a
          此类疾病涉及到用药,为安全起见,应请医生治疗,不宜自己尝试。
    发表于 2014-6-26 12:20:5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这个案例不是实火,是虚火。理中汤通过补脾阳,治命门火衰导致的虚火。这和脾虚的人多吃土豆牛肉,防止虚火上炎一个道理吧。
     楼主| 发表于 2014-6-26 12:28:1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 招财猫
    : I0 X7 f) @& P
    ' w- x! J7 ^! u9 K6 [
    7 e( z4 i& m6 j; S- @% t* q" Z    我读了郎中的相关文章,感觉这个溃疡,如果不讨论实火的,只讨论命门火衰的,似乎都是从温肾阳或者滋肾阴入手。理中汤的思路对么?作者一直在说脾胃虚寒,但没有提命门火衰的事情。
    发表于 2014-6-26 12:41:1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招财猫 4 b( p& `, `) x: N% [8 D
      e; `/ H! A7 K5 F3 y1 C# w

    7 {( C8 w, u2 i* o% u; |    我读了郎中的相关文章,感觉这个溃疡,如果不讨论实火的,只讨论命门火衰的,似乎都是 ...3 C$ B0 S0 E- d' g# k: _
    静心 发表于 2014-6-26 11:28

    8 S6 ?& Y+ E# \9 A, r" u0 [; p2 V; T2 W& d3 K8 t) w. B
      [! O9 Q8 i; h, m0 v- `. S3 x
        命门火衰,我的理解是生命本源中带来生命能量的先天力量不足了,脾胃是后天带来生命能量的,先天不足的不可能治愈,是靠后天来弥补,以减少先天消耗上的不足。口腔溃疡同时大便溏泻的,应该就不是实火而是虚火,而虚的东西一般都与生命的原动力不足,需要过量消耗来解决,真火假旺了,真水就枯竭了,引起口腔溃疡。这是我的理解,不知对不对。
     楼主| 发表于 2014-6-26 12:50: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静心 于 2014-6-26 11:55 编辑 ' r  Y9 _2 R; g; F) o5 `
    1 ^* t7 P% E5 B; n; E# k' E
    回复 4# 招财猫
    , S0 J! P9 h1 b$ x/ n' H
    & e. d2 t: d$ J8 v; l4 C# J% A, _) g8 J4 a
        一个是先天之本,一个是后天之本,肯定是有关系的。不过如果中医见人就判断脾虚,都从脾入手,恐怕也不对。所以我总觉得脾胃虚寒和命门火衰还是得分清楚,找到真正的原因去论治。
    发表于 2014-6-26 14:39:48 | 显示全部楼层
    他们说的这种反复发作的口腔溃疡很多是泻心汤证, 寒热错杂. 光补脾也不是不行就是慢一点, 如果加上黄连黄芩清一下上热, 一般当天就不疼了.
     楼主| 发表于 2014-6-26 14:47:3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 ephd 0 b" H9 l! v7 d  I

    / h" J+ k) j3 I% l; k- B1 j1 }5 }$ o! u0 `+ O) m
        原来是这样子。。。我的水平差太远了。。。慢慢学习。。。
    发表于 2014-6-26 16:25:39 | 显示全部楼层
    他们说的这种反复发作的口腔溃疡很多是泻心汤证, 寒热错杂. 光补脾也不是不行就是慢一点, 如果加上黄连黄芩 ...
    1 M$ b0 i' n' R6 t) j" Qephd 发表于 2014-6-26 13:39
    8 h9 r* o" U3 g. z
    0 ]' D2 H5 a% P7 f; i
    & ?: Y' t& E$ K4 Z
        有点傻了。为什么是泻心汤证,让我想想.........
    发表于 2014-6-27 13:41:1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静心MM分享!
    $ H. ?0 @/ i% Q( R通过姐妹第兄的讨论,又长见识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联系邮箱

    GMT-4, 2025-9-6 03:31

    纯中医 chunzy.com

    Authentic Chinese Medicine (AC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