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riecatt 说:7 l# A8 }3 m& @& | J
X3 X1 w1 c* l3 @" Z
阳亢多伴有阴虚的症状
% N* i1 I9 C( P' h: {1 Q+ R/ J3 [% B$ `6 _& b3 r
郎中,阴虚跟阳亢是总会一起体现吗? 因为阳亢,所以相比之下阴虚,因而有阴虚的症状? 那么阴虚跟阳亢是指同一样的病吗?
- ]) t V5 x6 K) X4 b/ O- G
( q/ N) ]' v. q8 N, H
3 w, o5 P4 Q5 K3 {7 t8 ?( E郎中答: }8 E' a& o, j1 X# ^' e2 W. b
l" r- q7 g6 X- v
阴虚,在临床中多指一般性的肾阴虚、心阴虚、脾阴虚等证型。
" R8 Y E, Q" S& e& H2 y3 u9 n2 ^: D1 L" x% a: I
阳亢,是因为它必同时伴有阴虚(就是体液、血液、津夜、精液等缺少了)的症状,所以有时会说阴虚阳亢。但在治法上,是以实证为治。如经典语方剂:镇肝熄风汤。6 W: }% P1 z+ K0 C* J3 O
: ~9 M, p; H" q( b$ F
同时伴有阴虚症状的,不能就定为阴虚,比如风温痉病,就不能说是阴虚了;少阳痉病也不能说是阴虚了;但这些病证,会因内热干耗了体内阴液,所以才有了阴虚的症状,而不是症型。* C/ n- K& E/ v
2 A' F5 X, D; ?2 l0 t
------------------------------------------------------------2 `5 i2 O! Z. b+ I% S( ~ V
3 _, A1 U# P1 ]: A问题:
0 M! v1 p% Q) I" K( d ?; M& Z+ i4 X( t4 o+ {% O! E
郎中,你在10月28号批评我的回复中说:“顺带再说下,也没有“脾阴虚”、“脾热”这么一说。”。 这里怎么说:“阴虚,在临床中多指一般性的肾阴虚、心阴虚、脾阴虚等证型”,脾有阴虚和阳虚吗?
1 T! K3 G; V. E% p3 t
4 N% z/ ]$ w1 W8 I, Y; v- k8 \9 w; k. ^6 f* u# {" u. |
郎中答:
$ L( R! H3 z2 G$ X+ \6 `. S4 @+ @2 A& { m4 ] q1 J6 u
原来看的所有书是没有“脾阴虚”这一说。
" ?1 i' @- t2 B- Y4 m
5 _' ~) q8 d! D0 C4 C/ q9 O2 W, m最近看了本阴虚证治,讲到了“脾”生“气”和“血”,脾阳主气,脾阴主血,觉得有理。就接受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