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中医

 找回密码
 注~册
  • 秉持纯正
  • 辨证论治
  • 敬畏生命
  • 呵护健康
  • 查看: 3314|回复: 14

    [Others] 岐黄雏鹰拙见,望前辈给出批评建议,如内容、写作等方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2-2 21:26: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注册成为会员,享用更多功能,查看更多专业帖文。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诊病一定要有深度,看透症状背后深层次的东西。《大学》里讲:“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抓住疾病内在发生的先后顺序,用变化的眼光去看待疾病发生,有深度的思考。我想用“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外物”来表达这个深度。眼光只放在“万物”上,永远找不到真“道”。通过“万物”找到“三”,通过“三”找到“二”,通过“二”找到“一”,通过“一”找到“道”,一步步刨根问底的去寻根探源。
    8 i5 \( a( h. \' n- z0 M! {5 `9 Y: @& a! v  ]/ q
        道    →    一    →    二    →    三    →    万物。
    0 D2 k# V5 p3 X9 x  l/ a, }' F7 O' O( [8 e8 O3 n% \# ^3 n( G  g
        疾病的产生我认为也可以用这个过程来表述:! \  O' z2 I( p$ Z* K* E& I( [
    ①初始病因 → 身体 → ②症状体征=病理产物=致病因素=次级病因 → 身体 → 症状体征……。3 r& k, I; U# Z# ^/ y( c/ {
    病理产物(衍生出来的次级病因)不单单指我们能看得到的痰、湿、瘀等实质性东西,还可指寒、热、虚、实、高的血糖、高的血压、高的血脂等。2 v( ^* S& S0 [. [' a0 X# u0 }
    5 H: }: \6 @) D8 {: L8 h
    $ d4 d4 y) F: i
        比如身体①阳气不足,所食所饮不能被正常运化,聚而生痰生湿,加之阳气不足,痰湿不能被排出,②痰湿又成为次级病因,聚而生热,③热又成为三级病因,继续耗损人的正气,人就越虚。治疗上不能清热,寒凉药易伤人阳气;又不能单一的祛湿除痰;寻到根本就是阳气不足,阳气补足了,不祛痰,痰自失,不清热,热自无。这就是疾病病因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过程。另外产生的各种病理产物又可以相互搏结,如湿与热结、痰与瘀结等,临床不可不辨。2 I) }, B/ B% x. d* P9 h. I
    1 Z3 `7 p" n$ Q
        初始的病因作用于人体产生症状体征,即产生病理产物,这些产物如不能及时排出体外,又转而成为致病因素即次级病因,又作用于人体,产生症状体征,等等……。诊病时寻出疾病的初始病因,然后对身体治疗才是关键;并不是把眼光只放在次级、三级甚至更表层的病因上(而医者自认为自己是找到了初始原因了)。7 |: j7 X& Y1 c3 U( v, Z

    , b. g; N3 L3 ^" g6 p   症状与症状之间,有①并列关系;②当此症状转变为次级病因时,彼、此症状之间可能变为从属关系了。: V; S+ V, d, B# `6 Y$ |+ j' E
    % `" w0 m& z* n) }) }
    4 B$ E0 n$ \7 @8 F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80 金錢 +480 收起 理由
    招财猫 + 30 + 180 欢迎新朋友!
    土豆 + 50 + 300 欢迎新朋友!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5-12-2 22:27:40 | 显示全部楼层
    病因,有内因,外因。非内外因。
    ( O- B2 S, t) B& a% G+ k
    9 |9 H8 z3 y+ Z! ]( a/ ]  B- l内因有七情。外因有六淫。非内外因比如虫咬刀伤车祸之类的。; c* V$ `4 y9 `. ~& e
    & e2 L, O8 x, _8 I& U
    病分新病和老病。新病如感冒,病急,用药也要猛和快。老病是沉积的,治疗也要缓缓图之。如果俩一结合。。。那我就不知道了。。$ m  _5 o8 X8 Y1 ~7 W* T  k: A+ s

    ( B* [3 @; C" }. j2 P你那个病程的分析,我觉得有一些道理。。。俗称“抓病机”。。。
    发表于 2015-12-2 23:52:0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太清楚。疾病的成因很复杂,估计没法用理性的方式去推断,虽然我也喜欢读《大学》,呵呵。! ]% ?5 Z$ w" ~
    发表于 2015-12-3 01:46: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oopeo 于 2015-12-3 00:51 编辑
    6 d( U, S( Y* _2 {0 w, p
    ; @# U/ q9 Y/ Q8 F; Q唉,没懂
    发表于 2015-12-3 07:31:11 | 显示全部楼层
    欢迎新同学~
    发表于 2015-12-3 08:00:57 | 显示全部楼层
    咋那么乱呢? “诊病时寻出疾病的初始病因,然后对身体治疗才是关键” 错了吧?
    + U! n3 k2 Z% V% U
    1 Z7 o5 m. c( u6 M! U: L* v即便初始病因同,可在每个人身体的具体表现结果却是因人而异的,不是针对病因治疗吧? 病因=/= 病机,主证3 c9 ]3 C6 n4 n% `8 X2 `
    发表于 2015-12-3 08:28:55 | 显示全部楼层
    太复杂了,看着都累,不过,支持爱学的人,个人觉得,把中医基础吃透了,再往深里走,会不会就容易一点呢,愚见, 先闪
    发表于 2015-12-3 10:09:30 | 显示全部楼层
    欢迎勇敢坚强的雏鹰同学. 5 Q% d) ]" V) \' w
    发表于 2015-12-3 10:16:0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问题对我来说是太难了

    点评

    我们打酱油  发表于 2015-12-5 02:44
    发表于 2015-12-3 10:48:18 | 显示全部楼层
    哇!只看回复,牛人!
    - \2 m1 T5 v$ C
    发表于 2015-12-3 10:59:0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很喜欢你的见解,尤其是这句: “诊病一定要有深度,看透症状背后深层次的东西。《大学》里讲:“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抓住疾病内在发生的先后顺序,用变化的眼光去看待疾病发生,有深度的思考。我想用“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外物”来表达这个深度。眼光只放在“万物”上,永远找不到真“道”。
    ) b" Q5 g) e: _% ~" G0 N5 g7 P8 H# Y% T* N: q4 i( I
    我自己也有这样的感受,就是在教小孩子方面。2 x9 B4 |3 A& \( N+ _
    2 z) W. B( s+ C: [8 O
    但是我对道倒是有不同的见解,我同意我们要通过表象看到里面深处的问题,但不是这样地去追溯道,而是道是一种规律,从无到有后的阴阳的规律,我们所居住的环境的冷,热,风,湿,燥等规律,去因着这些规律去寻求解决的方法。比如湿了,就如何用相反的方法去去湿。
    发表于 2015-12-3 11:39:27 | 显示全部楼层
    欢迎新同学! 这篇仔细读了,觉得这篇写得不错,思路比较清晰,有道理。郎中一般不会对我们这里的心得体会直接进行点评,大家都是自己在悟。
    : x' d; I$ h/ k& g+ K4 R' d4 [( x2 h# r8 z
    建议老兄回复看帖,凑足50贴,升为高级会员后,就可以到岐黄讲坛读到郎中的讲座。既然是岐黄雏鹰,哪有不去岐黄讲坛听前辈讲课的道理?:):):)! q' m/ s; `# ^$ t
    : I. K$ t/ f2 N$ H" S1 k6 C8 _, s
    我帮老兄简单编辑了一下文字。估计您平时不太混论坛,对文字排版对视觉的影响没有太大体会。文字要让别人有耐心去读,一定要段与段之间有足够的间距,避免文字扎堆,这样即使是好文字,也会让读者有读不下去的感觉。建议老兄多注意体会郎中文字的排版细节。
    / i  ?7 A% a6 ]4 h6 [) ~  {" E0 e, _: g! y9 f1 F2 {
    我觉得中医治病最主要的是识病机,病因只是病机的一部分,所以才有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说法。建议升为高级会员后,系统读一读郎中的讲座,如何识病机是分散在讲座各处,能为您推荐的是下面这篇:
    4 B3 N9 G! [2 ^- i
    7 n7 H% j: \8 \) r* w' `' |7 ?http://www.chunzy.com/forum.php? ... %3D90%26typeid%3D90
    发表于 2015-12-3 11:43:04 | 显示全部楼层
    0 l) \- [$ I- ]1 T4 _; Q+ T% K
    类似喻嘉言的议病式来着,一步一步破解因果。还有我们填的中医问诊单。
    ( v  |, K1 V5 e. l2 I, r2 w: x
    . T* X* l' w# K# r不过也要理论要扎实,经验丰富才行。
    : K5 E. C) d; [+ y6 r, V4 k' ?7 E) ~9 _' n* n& W
    楼主看过郎中抓主症的几个帖子吗?这是其中一个
    * ^" x  g1 U0 P5 G" r7 d4 \- D/ D) Z( V/ f8 o3 w
    http://www.chunzy.com/forum.php? ... 3%E4%B8%BB%E7%97%875 u/ m0 k1 T! x
    * z, i# S9 q/ n' m# ^* y7 f
    发表于 2015-12-3 13:51:03 | 显示全部楼层
    欢迎好学的新同学!喜欢你的ID。
    发表于 2015-12-4 14:57:22 | 显示全部楼层

    4 y% I) _: m5 B: F* m欢迎新同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联系邮箱

    GMT-4, 2025-9-4 06:02

    纯中医 chunzy.com

    Authentic Chinese Medicine (AC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