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中医

 找回密码
 注~册
  • 秉持纯正
  • 辨证论治
  • 敬畏生命
  • 呵护健康
  • 查看: 1691|回复: 7

    [metamorphosis幼教专帖] 义工(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2-10 12:50: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注册成为会员,享用更多功能,查看更多专业帖文。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来以为只做一次义工,后来又接到教会发的邮件,问我愿不愿意再去做,我因着前一次经历的感悟,答应了。

    这一次,和我一起做的是一个年轻的妈妈,还有一对老夫妇:Mr. DMs. D。两个老人面容非常慈祥可亲,于是我和Ms.D聊了起来,知道她的女儿马上要从中国回来了,我好奇地问她在那里做什么,她告诉我她在北京远郊区的一所孤儿院做志愿者,那里的孩子都有各样的残疾,有美国和欧洲的一些基金会提供财务的支持,帮助这些孩子医治残疾的疾病,然后有很多志愿者在孤儿院照顾这些孩子。

    Ms. D还高兴地给我讲起他认识这里的很多中国留学生,经常招待他们,而当他们离开后仍然与她保持联系,所以她有很多中国的朋友在不同的地方。(其中一个住在加拿大卡尔加里,老太太感恩节前的一个星期专门飞过去,帮她照顾刚出生不久的一对双胞胎,因为她的老公正好需要出差在外)。

    正聊着,小男孩J又大哭着被妈妈抱进来,我过去连忙把他接过来。他的鼻涕,眼泪一起往下流,他的哭声起伏不定,时而突然尖耸,时而又持续哼啼。我的心很平静,用平和的话语和镇静的眼神安慰他,我看到他开始用双手搂住我的脖子大哭,我知道他已经感受到我的可信,但是这种信任的程度还不足以战胜妈妈离开的不安全感。

    他的眼睛盯着门口,妈妈离开的地方,大哭。于是我抱着他走进里面的大屋,为的是分散他的注意力。

    我停在玩具旁边,试图给他看各种玩具如何玩,但是他的眼神根本不瞧玩具一眼,毫无兴趣。我可以感受都这个孩子的焦虑,当一个孩子脱离最重要的爱的时候,是那么地没有安全感,那么的惶恐和心神不宁。

    这时,那个年轻的妈妈义工进来,问我要不要把孩子的妈妈叫回来。我说不用。因为我知道我需要这样的经历和时间和这个孩子建立信任,无论他的哭声多么长,多么大,他会因着我的平静而平静。

    我试图把他的身体扭转过来,好让他的脸能冲外,这样就能看见我给他展示的好玩的玩具,而能缓解他的情绪,但是他根本抗拒做任何的转身。当时我非常感叹这个孩子对妈妈的依恋真的是很大,因为他如此不理会任何平时对他来说都是非常吸引他的东西。
    就这样我一直抱着他,直到Sermon的结束。

    我看见Ms. D走过来, 真诚地眼神,对我说:“真是非常感谢你,这个孩子在我们这里每次都这样哭,我们也不知道如何帮助他,心里很不好受。很高兴你能在这里,我想是不是他看到我们这些和他不一样的面孔不适应,所以总安静不下来。 真是希望下次你还能来。

    老太太的真诚让我非常感动。想到我们中国人教会的聚会都是美国教会的免费场所提供,而我们中国人的孩子上的中文学校也是美国教会几乎无偿地提供场地,我现在做的这些算什么呢?

    我说“我下次会再来的!”

    这一个小时虽然在充满小男孩J的哭声中结束, 我的心却久久不能平静,因为我想到了很多我认识的这么大的孩子,也包括我自己的孩子。

    我自己曾经带的两岁的孩子, 我在教会带的一个两岁的孩子,她的妈妈告诉我这个孩子的姐姐上daycare的时候哭了56个月,我在中文学校班里最小的那个女孩子,我的小区居住的一个两岁的中国小女孩,都是同样地很害怕和除父母以外的人在一起,无法和父母分离。

    我看到一个pattern,从我自己身上和这些孩子的父母身上,就是孩子的生活环境非常的单一,只是自己的家人,顶多几个相同种族的家庭一起玩玩。也就是说孩子生活在一个家庭的小环境下, 而却很少能接触到外面这个大环境。 其实从这点也能看出,孩子父母的生活状态,即父母虽然在在这个大环境下生活,但是却只是表层地和这个社会和文化接触。孩子的表现其实反射出他们所生存的环境。这个环境的形成这不仅影响着孩子,同时也影响着我们大人对这个文化和社会的了解。 想到我自己,如果没有去蒙台梭利工作,我其实无法了解这后面的育人理念,这不是靠看书能知道的;如果我没有去教会开始带孩子,我无法接触到这些可爱的志愿者和孩子们,这不是靠看书能体会到的;如果我没有去这个幼儿园做代课老师,我无法接触到这么多的孩子和老师。

    接触这些丰富多彩的人群,因为他们是这个社会的组成者,观察他们的言行,因为他们行为的背后代表着思想,用心灵去和他们接触,因为那样才能真正了解他们,而不是只是表面的应酬。

    发表于 2015-12-10 16:19:36 | 显示全部楼层
    化蝶M富有爱心,又心细。   拜读获益


    发表于 2015-12-10 16:31:51 | 显示全部楼层
    你总是用最平凡的话语,描述最平凡的事情,却能够触动我内心深处最柔弱的地方。象Rohmer的电影。
     楼主| 发表于 2015-12-10 17:39:5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你的鼓励!
    其实我自己最近也很惊讶,就是以前我在蒙台梭利的时候每天要做观察笔记和记录,才能记住每个孩子发生了什么事情。

    可能正是这样长时间的积累,我发现现在我在做代课老师的时候,虽然没有再带纸做记录,但是这三个多小时发生的和每个孩子的接触都历历在目。

    我自己都感到和以前的不一样,我想通过心灵的接触应该是原因吧,因为我的每个举动,每个爱的话语和鼓励,我都能从孩子们的眼神中看到不同,

    看到他们心中的被触动。 我感到这样的生命过得比我以前无所事事要有意义和丰富,充实得多。 因为虽然只是一个半天的代课,且每次都不同的班,但是我发现

    我用心灵和他们建立的关系很快就建立,他们很喜欢和我在一起,我感到很喜乐,因为这样的喜乐来自成为别人的祝福。
     楼主| 发表于 2015-12-10 17:41:56 | 显示全部楼层
    Student 发表于 2015-12-11 04:31
    你总是用最平凡的话语,描述最平凡的事情,却能够触动我内心深处最柔弱的地方。象Rohmer的电影。 ...

    谢谢你的话语,让我非常受触动!虽然不知道这个Rohmer是谁。。。
    发表于 2015-12-10 18:45:44 | 显示全部楼层
    虽然有时不留言,但化蝶妹妹的帖子总能让我思考。

    谢谢分享!

    点评

    很欣慰能给你带来些思考。:)  发表于 2015-12-10 20:21
     楼主| 发表于 2015-12-10 20:35:21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一个文化和社会的了解,不光是头脑里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和人接触的经历和心灵的体会。  

    这也是为什么郎中让我们不要去看一些古代的病例,而更多地从自身乃至周围人的身上学习入手。其实这也是我教小孩子的原则,而且他们只有从认识自己和周围的自然才最感兴趣。空洞地讲和他们毫不相关的,或是脱离他们经历的知识是灌输,也引起不了他们一点兴趣。  

    同样地,一个人如果对历史懂得头头是道,但是都不知道如何和人沟通,接触,有心灵的对话,我想这样的人再如何博学多才,这样的人再如何通晓古今中外,我也不认为他的分析和认识有多真实,因为他如果连近处的自己都看不清,如何看清更远处的以前?
    发表于 2015-12-11 07:19:16 | 显示全部楼层
    化蝶MM真是充满了爱心,令人感动,谢谢分享经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联系邮箱

    GMT-4, 2024-4-28 13:32

    纯中医 chunzy.com

    Authentic Chinese Medicine (AC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