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成为会员,享用更多功能,查看更多专业帖文。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非常好的文章,据说是某论坛强人所写,ZT再ZT自某博客,没找到原文所以就不贴链接了。原贴如下:
" O; N3 f) z) `' v) Y
" z' M% {4 ~2 Z% b8 c) F) c% a: {" |4 e1。饮食入胃,由脾土化生水谷精微,受命门之火煎熬,将精微物质蒸发上输于肺。(这就是命火生脾土的道理,这个过程也就是大家常常提到的“气化”过程的起源:水化为气)
" O) \: E8 D4 d: D6 Z0 [6 U7 p2。肺气肃降,使津液下行至肾,肾将其中的糟粕部分,输送至膀胱,膀胱把那些不需要的水分最后排出体外,其中的精华部分则藏于肾,藏于肾的津液,由命门之火(即肾阳)蒸化为气,通过三焦的作用,上升至肺,以作为肺化水液下降的动力(即气化为水)。$ M1 R9 J8 t/ b' j% R
3。脾的上蒸气化功能,肺的降水至肾的功能,实际上都是肾的作用。如果命火(肾阳)不足,火不生土,脾土失去命火的生助,脾阳也就不振,而中焦就会停饮不化,如果肾阳虚乏,不能蒸化为气,肺气也就不足,会导致水不下行。
- m S1 q/ @0 J d7 l4。肾维持人体气化的作用,关键在肾阳(命火,真阳)方面,因为只有在肾阳充足的情况下,脾阳才能蒸水上输,肾水才能被蒸化为气,上注于肺。(这就是“肾主水”的道理). p8 i: i2 i b N+ L4 s
5。所谓气化,即气化为水(津),水化为气。因为水饮入胃后,经过阳(肾阳脾阳)的蒸发,即分为清浊两个部分,清者上升(精气),浊者下降(包括精华和糟粕)。上升到肺的,包括脾蒸化的水精和肾化的真气,其中清中之清者,由肺输至皮毛(《灵枢.经脉篇》“行气温于皮毛者也”)。其中清中之浊者,复下降到肾,浊的部分,下达到肾后,浊中之浊的糟粕由膀胱排出体外,浊中之清者,由命火蒸化为气,通过三焦的作用,上升到肺,复由肺化水下降至肾。 X$ W! p/ C' \: H2 l% e) h5 z
6。这个过程同三焦决渎功能是分不开的(即三焦气化,三焦气化是人体气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决渎就是水道,渠道的意思,即津液通行的道路)。三焦之所以能气化,是和命门分不开的,古人说“三焦系于命门”就是这个道理了。
7 d& A+ V1 a) N9 i! ?8 t如此循环,以维持人体代谢的平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