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成为会员,享用更多功能,查看更多专业帖文。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2011年底,卫生部在一份文件中提出要规范使用PET-CT,保护患者合法权益,要求其检查阳性率不低于70%。这一表态意味着PET-CT今后必须对症使用。实际操作中,各医疗机构通过PET-CT体检查出癌症的比例均不超过2%。究竟是什么推动了98%的健康人花费近万元,去承受不必要的风险?' _, ]5 u P% u) |4 {: n% l9 W
# U# ?( U. ]9 C2 MPET---CT 用于做暴利的体检生意、PET-CT用于健康人体检历来褒贬不一,真正的专家从不支持健康人去做,从事PET-CT的医生也不会自己或者让家人去做。+ \4 ~) i: `) X+ d+ O
3 N! Q9 |/ m9 e% C
“主要是由于肿瘤检出率较低。”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主任委员、解放军301医院核医学科教授田嘉禾说,此前国内外的相关统计都在1%-2%,近年来在301医院做PET-CT的人当中两成是为了体检,其中查出恶性肿瘤的比例为1.3%,此外还有20%的人检查出冠心病等其他潜在疾病。
1 c0 J! `" \/ W6 k' V) {8 d. |7 J
a# o7 |+ ]3 v9 G* Q" c( I对于健康人使用PET- CT体检,田嘉禾的态度是“不提倡,也不反对”。但田嘉禾发现,一些同行更喜欢做最直接的卫生经济学评价——用PET-CT挣钱。* r! c: M# ?1 u G7 ]
- d. Z: c6 U% g; s# _
国内PET-CT检查费用不一,以全身检查为例,上海统一价格为7500元,广州则是8000——10000元不等,而“北京最贵”,为10000-15000元。中介网站表示“5人以上团购可以帮助申请到九折优惠”。0 A9 ~$ m0 G" S2 g1 r
/ U. l0 y6 G2 Q: j4 p; a
北京一家知名医院的核医学科负责人告诉南方周末记者,PET-CT运营成本相当高,进口价格两千多万人民币,再加上人员、维护费等费用,成本在3000万元左右。但该院由于病源充足,仅2011年一台PET-CT收入即达到4500万元,一年即收回成本。# @; _- z2 [5 u7 }' E/ ]8 C
6 n$ |9 G9 I1 L E9 y& |5 U8 O
解放军306医院肿瘤外科医生蔺宏伟率先在微博上公开批评PET-CT被“滥用”,他呼吁:“PET-CT不是用来做健康体检的!”# _ l* D: i8 A) Q
$ x* _! M, M# t- h6 l ?3 ]. H4 A他曾经问过许多大夫,“你会让自己健康的家人去做PET-CT体检吗?”对方的回答通常都是“才不会”。 你可以问一下身边的医生,他会去检查吗?会让他的家里人去检查吗?
+ z' G+ x6 e5 T. n4 [0 f1 T' ?4 w9 W
" h, r$ Y/ P0 Z1 k9 r1 K4 i0 Y, }+ w) r
被隐瞒和被忽略的风险' Y9 H: x! ~% z _/ _* R5 W' Q
' i6 H- y2 Q( |8 O: } _
事实上,PET-CT异常火爆之下,从业者隐瞒了PET-CT的风险。PET-CT的安全性一直受到质疑。2009年4月《放射医学》杂志的一篇文章指出,在对香港和美国进行的放射剂量研究表明,目前全身PET-CT扫描伴随着大量的辐射剂量和致癌风险。7 v: o4 G# H5 u" S
L! F @+ y* M9 h$ f, E2009年4月,北美放射学会《放射医学》杂志的研究报告称,全身PET-CT扫描伴随着大量的辐射剂量和癌症的风险。9 T' Y) n& Z# M% a6 ?
香港大学放射诊断学系系主任Pek-LanKhong教授等研究者采用了三种目前主流的PET-CT仪器,结果显示其辐射剂量在13-32毫西弗之间;“与PET-CT有相关性的癌症发病率”则为0.2%-0.8%,且年龄越低,风险越大。
* x# a Q0 `6 C1 ^' V
4 g3 D3 |/ G$ M: a9 T0 d% b因此,研究者建议,应该在有充分的临床理由后再做PET-CT检查,并应采取措施,以减少剂量。
( l+ p1 t0 a3 N6 F5 y7 d+ g; O8 [
2 l/ ]' l' O8 d" ^) C; G0 f( d( Z. ^英国杜克大学医学中心辐射安全部的Robert E. Reiman教授在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表示,“科学界公认,辐射对身体的损害,会随着其暴露在辐射下的次数增加而积累。因此,每一次PET-CT检查都会增加风险,这将在一段时间后最终带来显著的辐射剂量”。Robert E. Reiman强调,儿童所遭受的风险将更大。
7 `5 ]8 P% [, n- r& G5 Y# D& R# _) h
然而,几乎没有预约网站主动提示,刚做完PET-CT检查的人,作为潜在的放射源,在短时间内应避免与孕妇和儿童有过多接触。" g" W/ R" k2 s3 P& j
' g# a( c8 l. \ s) F! m日本是最早和最广泛使用PET-CT进行体检的国家,由此催生了国际“体检旅游”服务。该项服务目前也吸引了大量中国人。但是即使在日本国内,对PET-CT体检的争议也未能避免。1 `' P( B# ?! y) F: L8 |, O
3 _8 G2 `1 V' U* h- o: G4 ?“用PET-CT进行体检的成本收益如何,这方面的证据还不足。”日本国立癌症中心统计分析科主任片野田耕太表示,“目前PET-CT体检主要是由一些医疗机构的利益驱使,我们还在等待更多的证据,不会将它作为指南来推动。”4 h' H( ^3 S/ H. O
: o0 L$ q) i9 @% e; S# k; p& J
一篇发表在2007年《亚太肿瘤预防杂志》的论文表达了更加负面的观点。该研究发现,在用PET-CT对50岁-59岁的健康日本人进行体检时,其阳性预测值仅有3.3%。
- o1 i: d9 z2 `7 D, g* R& I8 Z) O) @2 ^7 M q8 A F
在2012年欧洲放射学年会上,一项多中心研究显示,PET-CT在这两方面并不比CT或核磁共振更有优势。
6 g: L/ Q+ T* X2 P3 R
1 Y$ y( X# E9 {; S- I加拿大政府资助的非营利性组织“加拿大医疗服务研究基金会”也指出,PET-CT扫描不仅不能预防癌症相关的死亡,还会给患者带来风险。该基金会的报告指出,一个好的检查应该具有易感性和特异性,错误率较低。它应该能够降低某种疾病的死亡率,而且不应使人们受到不应有的伤害。) T9 d3 Q- D, r, g. p! X6 j
; Q/ n7 m* {$ `# z+ z0 V% b3 \, h“没有证据表明,PET-CT扫描能预防癌症相关的死亡。”在梳理了近年来对PET-CT体检效果评估的多篇论文后,这篇报告称,“PET-CT扫描既不具有易感性也不具有特异性,它还给患者带来大量的风险,包括不必要的检查、过多的放射暴露以及很高的错误率。此外,它还增加了过度医疗的几率。” ~; O% i1 h& |7 K& @0 d
4 U6 x6 E8 o/ C9 Y
( ~: F% H) u( S具有科学道德的医生看法
3 {* E) L7 ~7 `/ p" B. b; T' K; N' [( a
北京肿瘤医院消化肿瘤内科一位主任医师指出,PET-CT在发现空腔脏器(胃、肠等)病变方面存在盲区,因此并不能取代胃镜、肠镜等常规检查。8 e* D/ }3 V4 s# s( p
6 ?. ?; u6 r( k$ I' _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肿瘤科主任欧阳学农对表示:“一般不给健康人作为体检推荐。因为这项检查花费大,辐射较大,在发现空腔脏器(如食管、胃、肠等)病变方面还有盲区,不能代替胃镜与肠镜检查。”
! S4 D7 {) o" I
4 |+ F- |" V) }, R9 l/ A) S前述三甲肿瘤医院医生指出,PET-CT检查并不能取代CT和MRI检查。“每项检查都有其优势。有时候在做PET-CT检查时,我们还会要求病人进一步进行CT、MRI甚至B超检查。”+ G9 N, a$ g! a8 g
事实上,PET-CT检查并不能检查出所有肿瘤。在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上,PET-CT就效果不佳。
3 O. f- T$ c+ L( r9 b8 K
8 z) P% @* r, Z, _) X* O' H有的观点甚至挑战了整个健康体检的必要性。“对健康人进行经常性体检本身就需要质疑。”北京协和医院一位放射科医生对财新《新世纪》表示,“PET-CT能够发现一些很小的肿物,但有时即使发现了也没有意义。因为太小没有办法进行检测,这样的检查只能造成患者的焦虑,引发一轮又一轮不必要的检查。”: z1 e, _5 b: k4 |
' k& i! f1 t! g+ S实际上,尽管影像学检查进步飞速,但判断是否为恶性肿瘤仍然只遵循一个“金标准”,即对病变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新的检查手段层出不穷,影像越来越清楚,但一定是好事吗?”
% r$ Y* `" \ |
& z' @: h1 a- R+ D; I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流行病学家乔友林教授,也对PET-CT用于普通人群体检持否定态度。他指出,目前许多癌症都有成熟简便廉价的检测方法,而PET-CT检查过于昂贵,且存在风险,“不具备向全体人群推广的价值。”
" b' p& b: D( `5 d# b+ h1 z% i5 i( @* T) t" z) F
“让每个健康人体接受PET-CT扫描绝对不是好的医疗实践。”全球最早参与PET-CT研究的新加坡国立大学David W.Townsend教授对南方周末记者说。
6 ^# }. [7 N" h7 {! A我在芬兰的癌症检测中心参观时,特意咨询PET-CT的使用范围,院长Markku Mattila教授告知,不会随便使用PET-CT进行体检。“再有钱也没有用,必须得其他仪器检查之后,医生认为有必要才能做。”
4 F' a6 p; g7 l: z% r' y! ~$ p1 J* F7 d i, V
“这不是因为价格,而是因为风险。”荷兰癌症研究所核医学部专家柯尼里斯·霍夫纳格尔(Cornelis A. Hoefnagel)表示,“像日本那样的PET-CT体检,可能100个人里才检查出3个人。为了3个人而让其它97个人承担辐射风险,不值得。”
, s# c. o, m8 T9 i, j
" m. g3 G$ p9 v) b% @) t
3 h5 j( A) F7 ^! s" Z2 Z" KPET-CT的辐射量
) y1 q8 y" X; ~3 x+ \4 j1 ^/ i g, |$ a9 U7 ~" n
PET-CT检查使用的显影剂一般为放射性同位素的氟-18(18F-FDG),按0.1 mCi/公斤体重的注射计量来算,一般情况下受检者所注射的放射性显影剂的计量不会超过10mCi。也就是说,做1次全身PET-CT检查辐射量约为10-32毫西弗,普通人每年接受的天然辐射为1000-2000微西弗,(注:1000微西弗=1毫西弗,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泄漏的事故等级为5级,第二天核电站附近1.1公里,辐射量每小时351.4微西弗)
& i$ v9 n1 T$ V- U0 Z5 \. Y; g5 J: h4 t
最简单的比喻:全身检查一次PET-CT,相当于一个正常人30年的辐射,一小时就接受。 相当于在日本福岛核电站泄漏的第二天站了一天。: ^; I! r! F$ T! ~7 l
9 l! {) }1 H- r7 ^
_# @; u9 \0 {. J8 V作者: 浙江大学 孔德华 (浙江大学生物技术学院博士,浙江省博士后健康委员会委员,浙江省医学会健康管理分会委员,杭州高级干部保健疗养院特聘专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