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成为会员,享用更多功能,查看更多专业帖文。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Dragoneyes 于 2013-8-24 05:51 编辑
]& [5 Q' ?5 u1 H# F* j, S9 L" `0 T3 Q* x# b! i5 Q
血瘀和痰湿是两种病证。不是体质,所以不能简单地说,该如何去保养。
) G# s& \+ i( T" N7 r' g8 `' _7 w/ y u* T3 l
有血瘀就得去血瘀,有痰湿就得去痰湿,
( M. L% H1 L& _% a( ?. b; t
; u3 p0 G w% J2 x病不去,是无法保养的。
8 R# W, c- c; m2 w
/ x) A! S# |' W2 t4 k; K中医辨证,有八纲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脏腑辨证、气血津液辨证、三焦辨证、方证辨证和经络辨证等方法。各个辨证方法都有着各自的优点和缺点,一名合格的中医师,必须要懂得所有的辨证的辨证方法,并能精通或是熟练地掌握两到三种辨证方法,针对病人的病情、症状、以及病发的时间气候等因素,灵活地选择更适合的辨证方法。
" \3 A0 }! o5 E3 E0 E/ }* C" M8 E1 `) z& [2 B! Y- A
比如,谈到血瘀,气血津液辨证就最适合了。谈到痰湿,脏腑辨证就很适合。而谈到这两种病的治疗,方证辨证、经络辨证就又更适合了。" Y" V5 W1 M7 S' X0 @7 ~
& I! @) J8 a* ?3 t' C
血瘀,主要有,寒凝、气滞、气虚、外伤这四种病机造成。
+ s# H: _7 r" u$ x& f6 G8 H/ C o) r( j
共同的特点:痛点多固定,尖锐刺痛、拒按、常在夜间加剧。严重的,舌甲紫暗、皮肤干燥脱屑(肌肤甲错)。* N6 f. a7 n9 Z3 C3 d1 Y
" u8 E* q+ A$ p/ R1 ?& [3 @治疗,一般是王清任的几个化瘀汤和张仲景的几个妇科方。+ S) W) P* W- B" e$ u3 Y% t
9 H$ e/ x- d5 Y7 [8 `1 ]痰湿,病证多种多样,但从脏腑辨证来看,都是脾气亏虚、输布失常、水聚为痰。# W6 W2 C/ u0 e( Z7 t# X
- L* ? U3 y3 b1 ~- y1 U' k
而治法呢,多以《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择方进行加减。1 m) h- M' m/ A5 N& r+ z' e
% r3 l& `. X" L9 y, Q3 e治则多为:温脾、燥胃、导滞、化饮、利水、清热、逐水。/ r* |3 K, R: B% y0 p1 k8 d
6 d4 J; a& d' J% t7 `% q. G4 z
其实,只报出这两个病证名,就如同报个西医的妇科病,大家都明白妇科病大约是个什么病,但真正的可分很细很细,就是如此。
! T6 c0 B6 K @. g; K! q/ w1 D4 H- m4 q
9 T' h' B1 J, L$ ^瘀血和痰湿 都是一种病的总名称,知道了这总名称,并不能针对性地设计治疗方案,还需要再进一步细分诊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