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5-12-3 10:59:0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很喜欢你的见解,尤其是这句: “诊病一定要有深度,看透症状背后深层次的东西。《大学》里讲:“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抓住疾病内在发生的先后顺序,用变化的眼光去看待疾病发生,有深度的思考。我想用“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外物”来表达这个深度。眼光只放在“万物”上,永远找不到真“道”。
- I, }. A; ~0 R3 |6 N1 J$ z
* W m: W Y8 n, e: ~我自己也有这样的感受,就是在教小孩子方面。
; m7 z) A9 H. _6 \6 A& B4 Z0 r2 h5 I
但是我对道倒是有不同的见解,我同意我们要通过表象看到里面深处的问题,但不是这样地去追溯道,而是道是一种规律,从无到有后的阴阳的规律,我们所居住的环境的冷,热,风,湿,燥等规律,去因着这些规律去寻求解决的方法。比如湿了,就如何用相反的方法去去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