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4-9-26 10:09:29
|
显示全部楼层
jespere 发表于 2014-9-25 09:33 . A1 X3 U+ U, F; i# `
我觉得兴趣和practice是必需的,但不是充分的。当一个成年人能凭兴趣做事又能做好,其实是走过一个筛选的 ...
* j3 e! D# }/ d6 P/ Q+ t其实尝试从很小的时候就应该开始了,所以也是为什么孩子要在经历中学的原因。但是当你不给孩子经历的时候,以书本为主长大,以做题为主长大,他确实很难知道自己想做什么。* S @- P$ U$ I$ q0 z4 K5 G! ?( ~
最近我在教会中文学校,申请开一个2-3岁的班。校长很支持,但是那个管财务的却很大不乐意,从她的语气和眼神里就听得出来,这么丁点孩子懂什么,能学什么?; e4 T. g5 x+ B7 n
还好,校长还算挺支持,两个星期前开了这个班。一个家长在孩子上完一堂课后,知道我平时在家,就问我可不可以帮她一个星期带两天她的孩子。
) s6 a+ {! o& K; L& ?. r$ {. ^* z
她的孩子20个月,是个女孩,但是语言发展很快。
4 h" i0 w4 f$ v2 z6 m& Y
/ W" x. @$ `, z+ K% H+ ]4 ~我发现很多家长都觉得这个时期没啥可学的,我感到很可惜,这个时期其实是最能吸收很多东西的时候。因为这个家长的老大(7岁)曾在montessori上过学,于是就非常愿意让我把老二带一带。9 m5 y/ H9 \' z& e
" u+ M8 n* `- z7 B! t# W; Y
于是,星期三的早上,她来我这里。开始她大哭,叫爸爸。我赶紧让爸爸离开。于是把她带到我准备的一个work旁,给她演示如何打开各种各样的盒子。慢慢地她感兴趣了,开始尝试。这个work的目的一个是探索,一个是锻炼手的细小的能力。做完后,我给她做示范如何放回原处。这是在引导order的概念,因为小孩子的观察力是从有order才能形成的。而这样大的孩子的order能力非常好培养,督促几次,她就会记得,比现在每天都要提醒老公叠被子要容易多了。
& Z2 P6 V" L) r" U5 B h4 U, X+ Q3 [3 Y* m. h8 H
又演示了一个积木的work. 后来我带她去我家楼下的回收垃圾的地方,带她去把塑料瓶扔进去,这个引导她保护自然,懂得环保的观念。
, J# S/ N8 V8 n& }
9 j4 K9 ~+ ]9 p" J* x: q3 z在然后,我带她到外面玩。我家门口有一个大坡,我在前面保护她,让她试着从上往下走,然后告诉她这是下,down, 然后再到她后面保护她,让她往上走,边走边说,这是上,up。 (这是在锻炼她的大的肢体运动能力,为以后运动打好基础)后来我们又去了网球场,让她认识了什么是网子。如何关门。
: M7 _! G/ P6 [+ b" h' Q: o4 |! l! X- F2 D
回来吃snack。 她背了个小书包,我让她自己试着把拉索打开。由于拉索不是一条直线,所以在拐弯的时候,你要告诉她如何往下,如何往上,其实这就是让她再次体会上下的概念,这是在空间中学习的,是书本上学不到的。
+ O3 H6 t5 I& ?" |) _# q9 p- Z: \6 q8 y, w) L; }- F: \
再后来我们两个坐在阳台上,吃snack. 她听到什么声音,我说是风,风吹着树,树叶动的声音。她说了好几次,“动”。眼睛看着摇动的树叶。9 n- H& v+ y9 o
看到我的杯子,我给她看,我喝得是茶,给她看茶叶。她说,“茶叶”。
5 V$ i! \, L! l5 ~1 J1 E" \: s
# l5 w3 O( s1 {; _$ } l回想到我这两天看Rick Warren写的一本书,名为the purpose driven life。 说到生活中每做一件事都应由其意义(purpose), 我想如果几年前的我看这个孩子,我可能晃晃悠悠,觉得好没意思。但是现在我在每个举动中都能找到意义,找到purpose。而让孩子从小就开始经历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这个立体的世界探索,发现,其实很快你就能看到她的talent在哪里,她的兴趣在哪里。不用等到很大了还在试这个试那个的,浪费了多少老早就可以专注在专长上的时间。因为这些时间的利用就是在practice,会让你越来越棒,让你越来越有信心,让你明白你人生的purpose在哪里。 R, v) F0 ~$ T0 Y2 ^& |2 i# h
7 `: j+ F$ V- M- ^ ?- H& L* E) E+ p- n" ]# a. h
. E7 X$ d, z* F! l/ e8 B6 U1 b. \+ p5 J. g2 ^& ?" f" N% Q$ B8 T/ Q
( _( s O. b( F1 v# l7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