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成为会员,享用更多功能,查看更多专业帖文。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蒙城一郎中 2012-12-31 09:09:57 2 P) C6 Z. ^/ p: K
http://groups.wenxuecity.com/discussion.php?gid=1665&pid=21771
! G/ l- [4 i% O+ ]9 g/ |' c; y& q" i" T, \
# s# ~, b, _8 q& [* e$ A
在北美,看牙医贵是另外事儿,主要因素还在于牙医们“忙”。中国有句俗话:“牙痛不是病,痛起来可要命”。这边厢痛得要命,那边厢“牙医正忙,请稍后再拨。”好不容易轮上了,自己这边请假也是个烦心事,假请好了,指不定这“牙医不在服务区”了。故而在加拿大,我还真“客串”好几回牙医,“迫不得已”来着,真没想着要抢牙医饭碗。
5 t" w" J, q2 k: M3 M+ g8 U3 y; i; c
8 P% `. a& A# x( s2 z- J7 Q( E 这帖呢,就只在这群组中发了,为的是同牙医们有个“和谐”的共处环境。% ^; g3 \0 q. U9 u, m
6 b. U' v! s \7 K/ i4 `: u) A4 |. O% t, o O" n7 o; l! U, u
中医治病,不能见症治症。但凡是见症治症的,基本上就是中医里的庸医。中医是门难学的学科,庸医自古以来就充斥着祖国大地。为啥会有扁鹊、华佗这类“神医”的事迹进入史书?其实就是各个时代的庸医太多了,多到好不容易出来个懂辨证的,那方圆百里的百姓家祖坟都冒青烟了。再碰上个能辨证的高手,能不记入史册吗?
+ g- B1 k) R; P2 n, i3 g/ Q+ S8 P+ C! U% V+ J. b9 c
9 ?1 g5 j1 Q, R 所以不要说现在的中医水平如何如何差,古代如何如何好。都一个样,世代都是庸医多。
9 ~: G# @1 A& Z4 e- d& |' q: G; u+ L! ]- Y, C; s# L
/ [: y9 d8 Y' V' W) s+ q# D# l
在明朝末年,有个“反清复明”的高人,《七剑下天山》中把他描写成“天下第一剑”。这个人就叫傅山,字青主。% M! v3 U( h* F9 @. h6 F
* ]# f R6 l) b
: t) g6 I7 v6 y) w4 Q5 A* |' u
这傅青主,在文学方面的造诣在当时很牛的。而他的字呢,流传是只要他家挂一春联出来,就让人摘了成收藏品了。据说他开的方子的那张手稿,都是书法藏家争相收购的。3 T3 x- H% |$ p0 c5 R
) V% B {) l/ M2 A2 ]6 v, M6 q# O& T4 B6 t# O% ^- Q
同时期的一个大文人顾炎武就跟这傅青主关系不错,曾听傅青主自诉:诗不如字,字不如画,画不如医。这下明白这傅青主的医术牛到如何程度了吧? Y# a; g3 ]- L0 h( x
/ e2 H' `* I9 {1 U; l3 q% I9 d7 ]3 l$ u/ `% t/ h R" U. f
这傅青主,是个“动乱分子”,但又是个“民望人士”,所以大清朝廷不能杀他,怕引起民愤,但得时时关注。所以只要是这傅青主到哪地游玩也好,哪地定居也好,他的日常起居的“动态清样”,基本成了当地衙门的工作总结和述职报告中不可少的一部分,也就给后世研究傅青主提供了“史学”依据。
M! l; ^2 R; t9 M5 ?
/ H/ T* F' o o+ Z9 k- Z( H4 b0 T j7 E# i9 V7 j, z& K0 r
据一牛人四处翻查清初《地方志》,得出一个结论,这傅青主在没拜师于全真教龙门派还阳真人郭静中之前,从没有行医的记录。而从还阳子那下山后,傅青主开始穿红道袍,自号“朱衣道人”开始,就有了行医记录,于是说是郭静中教了傅青主的医术。
" W7 k- _$ n" ^$ `- G' [0 @* x Q( T1 {- y4 ~* n2 _, G9 K& q
6 A6 c7 ^3 D2 N7 M2 Q2 s 这郭静中还真是全真教龙门派的,是第五代“静”字派的,傅青主是第六代“真”字派。傅青主的道号“真山”。郭静中其人只有道家记载有擅“祈雨”,这种是五斗米的神霄派的功夫,不知道为何做了龙门派的道士。. ?- h% W7 O$ N4 c, |1 O
! i# ^3 |! l y# l6 R% J
% j0 x* g' U" W) x0 W 傅青主的方子,辨证很奇特,是纯五行辨证,这种方式前无古人。陈士铎的很多医书中,就用的是这种辨证方法,后世考证出,是因为傅青主是“动乱人士”,所以不得出版任何书刊,于是借有陈士铎而作。这陈士铎呢就常在序中写,因偶碰到仙人啊、或上古医圣啊,传了他几本书,于是就写下来给大家看。后世注家,多说其实就是在隐喻此书是由傅青主和其子傅眉所作,借他这个陈士铎的名,借这陈家有钱又是医家,把书刊印出来以救苍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