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成为会员,享用更多功能,查看更多专业帖文。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Dragoneyes 于 2013-8-27 03:44 编辑 " w- J& I, ~! [1 k: o3 v
: B: x. O% _# y. y: B( _9 }中医的脏腑理论,不是来源于“解剖学”,跟解剖没关。脏腑理论来源于藏象学说,而藏象学说,直接来源于五大行星的运动,与地上生物生长规律相同的属性比类。
/ P+ v0 ]- c0 P( v. @
, x/ ^7 q+ E5 p 这就是之所以,用西医的脏腑器官来套中医的脏腑理论是没用的,而且会错得很离谱的。9 A2 B( \- Z# M2 E4 V4 A
+ ~ x( k# G( x7 J$ |
小孩子,是人一生中生长发育最快的阶段,就象个小树苗,就象棵小草,有生发,如同木星主东宫之时,天地逢春,万物生发的样子。" |/ J& Y" ~8 U
# }0 i: B3 P5 u' A% W
所以,中医里有句,“小儿脾常不足、肝常有余”。余,余的是气,气有余则为火。肝的火,是相火,又称雷火。(肝应东方甲乙,于卦为震,于象为雷,雷藏泽中,雷起而火随之。)6 D5 j9 E& o+ X& ?
" K5 e7 W0 k0 g2 ]
肾,有命门,命门之火也为相火,又称为龙火。(肾应北方壬癸,于卦为坎,于象为龙,龙潜海底,龙起而火随之;)
& [1 j* X0 E! C! V& ?6 ]% c' ~( \, a
肾中相火,是人的生命之源、元阳之源;肝中相火,是人的生发之源、腧穴之气的源;
3 N m: o; `1 w
v2 ^" P, r4 Z P+ ^# T4 E$ j2 N 东方之木,无虚不可补,补肾即所以补肝;北方之水,无实不可泻,泻肝即所以泻肾。这是肝肾之间的治法与治则,肝肾同源,就源于两者之火为相火。
0 h2 F# I1 A, ?' z- s! b
: r" B! c- T w- N% s+ r$ J/ N
& ?7 F/ _0 _" H8 ? s 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d, ~& D. e8 \* h( ?0 V4 y
- F6 s& y# e4 Y& u) N2 P
温命门则火生土,火生土则实脾。8 I0 {6 W1 f! h3 x: A. d
. t. P2 I9 I w( c1 L 温命门就是补肾,故而实脾的同时,因补肾即补肝,所以实脾温命门,看似没去治肝,但实则均是治肝。
, {$ f! g" ]; k) I7 n$ Z! _5 M/ d/ |( A r" k! c4 B
9 V+ }4 ]/ ^0 b: x$ A
问:郎中, 您说的"东方之木, 无虚不可补", "小儿...肝常有余。余,余的是气,气有余则为火"。通过实脾温命门, 达到补肝.这里补的是肝血或肝阴吗? 是不是原来肝血/阴相对于儿童生长中旺盛的阳气显得不足, 通过补足肝阴才能收敛和克制"有余而化火"的阳气, 从而减缓"木火刑金"的现象. 这么理解可以吗? 4 R' n# L( k" v( I# H- s L6 T! m
0 `: Z/ d% \5 ` F# H
# H1 ^ {" g! f6 k2 b* Y郎中答:
' A) ]! q, c# W5 [. `3 `% [" O6 a% O+ c
肝阴肝阳都从补肾阴肾阳入手。 温命门就是从补肾气,补肝气入手。
5 H2 d3 _: W1 S. \6 H3 C% o" z7 q, s
! @4 I- A T, t5 h& | l, J7 J 而温命门,必从滋肾阴中求阳。所以温命门,并非单纯只放桂附,地黄也会有,就是这道理。0 n0 ]; K: G1 y. K" X* Q
) R* r3 Y k. h0 p 滋肾阴,又要有行气药,阳中求阴。四物中有川芎,就是这理。
* E, X/ q2 C; R$ B, \! d
- t& {3 S Y3 b 张景岳: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 v5 U( \, Z0 L% _1 v$ W
" @6 ~# [7 n! h# w0 N. w 郎中论述:一个好的中医,就如同一个好的农民。
. u6 x. K5 D$ Q8 h8 b4 ` ^8 r1 I; j) T, y9 B3 J6 o0 m
普通的农民,知道春播秋种按节令来;普通的中医,明白一年有两分两至,也能说出个阴阴阳阳。
- d$ @/ z* \6 M2 n9 s9 t+ c( J; O+ V. B' F+ @3 l5 x4 c
好的农民,到了快春播的日子,会看“天然的植物”生长的状态,哦,今年这阵子偏寒,要晚播;哦,今年这阵子偏暖,要早播;哦,今年这阵子偏干,播种时追点儿水;哦,今年这阵子偏湿,要挖沟把水排一排,不能水多了。0 ]; p/ n- J0 K6 z- T2 o2 q
" y( u { y: L3 y0 P
好的中医会五运六气气。会观察“天然的植物”生长的状态。哦,今年这阵子偏寒,冬衣不要收得太早,多吃点温脾的;哦,今年这阵子偏热,冬衣早收,注意消暑;哦,今年这阵子偏燥,那多吃点凉胃滋阴的;哦,今年这阵子偏湿,那多吃点醒脾的。8 J9 [3 V; {* {' n- }4 d( a' _
0 m' L( s) A7 n* k9 r* _
中医之所以走了歪路,就是因为中医分了道医和儒医两类。道医不喜留墨写书,世面上就多流传“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百无一用”的书生儒医写的,于是关着门自个儿瞎琢磨些阴啊、阳啊,不好配啊?那就再加上生啊、克啊。还解释不了?那就来亢啊、侮啊、制啊、害啊!9 B7 D4 h( y6 C) A, @
自学中医者,往往就让这些书生儒医写的书给坑了) g! _. H9 L, z/ ~! B; E
; Z# @+ u3 r, A# l* X# T
问:从肝肾同源歪到减肥标准认真是天马行空,读到这里我都快忘记我想问什么问题了。
* E( k5 }" z3 c3 H. m0 C2 A8 c5 h
' ?1 k0 ~' K0 f4 ~通俗的五脏六腑是肝、心、脾、肺、肾和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三焦,以前还看见过六脏六腑,一对一的配对的,多出来的那一脏是心包,与三焦对应,想来大家应该都比较熟悉这两种吧。2 N5 O8 |# b" a& T6 i
郎中师承的这一支是不是认同五脏七腑?脏还是那五脏,多出来的一腑是不是命门?也许是我理解错了。 f2 g8 F- I; u D# j# W4 U
3 ]" \2 o- ~8 v) R8 z, m2 x8 G2 R: o i5 a" u
郎中答:五脏对应五运,天的运动; 六腑对应六气,地的运动;
+ V. {2 g9 ?/ z$ f# v. \ 五脏六腑为人身全部,五运六气为宇宙的全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