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中医

 找回密码
 注~册
  • 秉持纯正
  • 辨证论治
  • 敬畏生命
  • 呵护健康
  • 查看: 15011|回复: 55

    [内科杂证] 心下痞略谈(胃酸返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7-26 18:27: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注册成为会员,享用更多功能,查看更多专业帖文。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来源:蒙城郎中 于:2012-11-12
    + E3 F; O* v6 T1 l8 l+ s" q4 W- ?. |/ H" f2 I5 A
    心下痞是中医的一个症状描述。
    , W' Z9 r6 J4 `+ N8 J2 S& x  A  w: e6 g% e3 D3 [3 \3 V& P
    对于现代人来说,光从字面上,压根不知道说什么,但只要明白,这心下痞是什么。华人多数都或多或少有过“心下痞”的感受。
    + `4 [+ M0 B, y6 f6 a4 I  l7 D+ D
    心下:中医里指的心下,是指胸椎最下方的中间,有个窝(剑突下方)。有的地方俗称“心窝口”。
    3 l- E* i3 y& `! e
    4 w5 M) P# L0 G2 ?0 }痞:是指胸腹间,有股气阻塞的自觉症状。2 h) A, ]' g9 a8 b1 \6 G$ ~

    0 k1 i; ?  p2 Y9 A/ g( |. {相似的症状有一个叫,心下满。心下满,多指按着痛,或者不按也痛,更拒按。而心下痞是,不痛,就是觉着有股气闷着,但按下去又没东西,也不觉着痛。
    7 l! s) u" @9 H  j1 J0 C
    ) u: `) i+ j& t. k9 F为什么华人有“心下痞”的多?因为这症状,其实就是胃气受伤,升降失常,寒热错杂导致。" l+ K3 R1 D- V$ L6 P9 ^0 X1 i

    : [* x0 r6 h5 h- J7 G0 s" y由于多数华人的脾胃相对于白人或黑人,要差点儿,所以相对比他们要多得点。鬼佬中一样也有得的,只是相对少点儿而已。
    ( f/ y: D7 B5 E! \. _
    ) m  h1 g: Z9 e% O- a《伤寒论》中,针对这种“心下痞”,有五泻心汤。
    2 L4 y0 `1 d, R+ w5 S/ E" y! p1 |
    7 o5 i4 \2 f& I" _+ q泻心汤,就是泻这心下痞,而非是把“心火”泻了,或是“心气”泻了。$ ?6 y- ?8 z. i+ @5 [
    * a# l7 n6 f) t% M: Z7 X
    五个泻心汤用法的主要区别点如下:
    - `) a4 T0 \) r1 Z& r7 N2 T  Z, o, F9 r
    半夏泻心汤;心下痞且呕吐厉害的。+ G1 _& Y/ q5 l1 i" p+ u7 D

    ; W0 W( Z1 D  M+ }- C# T, c1 ]. _生姜泻心汤;心下痞且嗳气有饮食的馊腐味、腹鸣、下利。9 z4 _2 d( j' v' A$ d

    ! ?# J* U1 r4 m3 h甘草泻心汤;在生姜泻心汤的基础上,更重在下利清谷,完谷不化上。
    ( g4 u: N7 s3 Q  V1 G3 \4 F1 |/ U7 @. G& l: ]! s( s
    大黄黄连泻心汤;心下痞,兼烦渴、上热。
      a0 ^9 s- H/ g( H; V, B& }9 }/ N8 \+ W. J+ c4 k1 ]& X+ v$ W
    附子泻心汤;心下痞,且上热下寒,恶寒、汗出、脚抽搐或逆冷。
     楼主| 发表于 2013-7-26 18:34:14 | 显示全部楼层
    贝贝妈问1 J( e) X. }0 D& N

    $ E  z+ S% j7 [读了这篇后有几个问题,请教一下郎中:
    + z6 y. s1 W/ G( q* L) ?; U5 e
    ' K! i0 A1 V( \8 r1.心口堵得慌,像有点儿食物堵在那里,想打嗝又打不出,是不是就是“心下痞”,因胃气不降所致?
    0 z0 ~2 q  d) Z, i) v5 y, ]- m
    0 U4 U- G: c- e# {/ w3 A2.因胃气不降导致的心下痞,初期症状轻时,吃些降胃气的食物能奏效吗?比如郎中说过,陈皮,芡实、薏苡仁皆可降胃。- B0 n1 u0 `9 W
    1 {: ?5 L) f0 F. d- t# s  L
    谢谢郎中!) H0 G, x- z- Y5 l) Y6 f& J

    . {1 o$ U  N- U- n- X% k1 X
    # ~; x) w' E( ]" V* ~0 J郎中答
    " L' p3 x# T, p) I' U/ [/ }6 T: ?+ R4 G1 R( m* W7 F' b
    1.心口堵得慌,像有点儿食物堵在那里,想打嗝又打不出,是不是就是“心下痞”,因胃气不降所致?0 P5 S7 W+ f1 {& K$ X1 y# a
    + F5 I4 q& P: C& j" X( j7 t
    就是心下痞。不见得只是胃气不降,胃气不降是其中原因之一。/ h; V6 d' K: H: Z4 `$ V& Z5 K/ s

    " F7 k7 H7 I) k# Y0 d2 B2.因胃气不降导致的心下痞,初期症状轻时,吃些降胃气的食物能奏效吗?比如郎中说过,陈皮,芡实、薏苡仁皆可降胃。
    # S4 Z9 m3 [' P2 e- z- ?# A4 [! j6 z* X8 f: i3 i  V
    薏苡仁没多大作用。; l0 E6 }; J) i
    % l2 n( e/ L0 \! o, N
    -------------------------------------------% b' y$ s* B8 Y& O. ~
    5 q( t2 W" j4 M8 C( L4 `
    shamrock100 问:
    % @; a  U) E/ R5 q5 `& C& j( k$ E3 i. [+ ?+ z( S, L6 P. l6 G- K5 n5 D% Q
    请问郎中有没有肋下痞一说?我右肋下老觉得有一团气,两三个月了,最开始是因为生气觉得右腹闷,后来事情过了就老觉得有一团气在右肋下左右移动,有时还咕咕响,摸起来不痛,但有时右腹壁觉得有点烧着痛,时轻时重,但就是消不去。有什么办法可以帮助消掉吗?多谢。
    % G7 x$ `9 z: [. k3 K; f, a+ V, c/ g& W& u9 C. T5 ?" X4 c/ i  _

    : S9 V) R  ]% S1 ~7 I% D# g( M郎中答:! w4 x9 ?/ T. j. S7 N4 u

    / d2 q* A! b& u; D' a6 v0 i那叫胸肋不舒或肝气不舒,柴胡类方剂的主证之一。
    4 I' \( d! z( T
    / K1 U1 ]& V: g------------------------------------------------------! C) C) W7 j2 n  W) v

    8 w8 T1 f5 ?+ J4 ?4 Y3 Q, p3 O7 E. ~" Qjck66 说:
    ; M$ G2 w+ |3 H, ~& o8 v3 e$ b  {' v. R; @  @4 m
    又乱了哈,心下痞造成的心窝股气闷着,与肝气不舒的阳郁也有心窝股气闷着,有何不同呢?
    - ^, o. O9 Y8 A; P- ?- \/ Q
    9 c, u8 Z  R! T, o& b# z( J; p0 W郎中答
    8 D# a5 Z* A' a% Y0 H$ r9 w2 L* r& P& M
    肝气不舒是两肋部,或是单侧肋部。压根不是心窝口,不是剑突下。
    : i+ D' `7 }4 p% Y' X; S: \* c) d1 N/ |7 [$ H, F
    -------------------------------------------------------------
      Q) Y  W. \( m
    ; T8 m+ G/ \) W3 P# T' y. g问题1 k* \2 p/ Z# S0 v4 Q: F! }3 c

    ; i* i" L& o; d; N我的中医说是脾胃不和,开了一堆陈皮,厚朴,半夏,焦三仙,之类,听郎中这么一说还是不要吃了吧。要不买点小柴胡汤的成药吃吃?
    8 z: \- H1 B( T! n6 w! L- M
    . [" j$ {- B$ h/ t9 [& T/ T7 \. O* s" x8 s+ [/ g* y' j/ k
    郎中答
    + N5 J9 c4 S) K9 \. G5 w; v
    * X) r! j) r" Q- H# w柴胡剂不等于小柴胡汤。小柴胡颗粒、小柴胡冲剂也不等于柴胡汤。要辨证加减的。
    . h6 }, I, N7 `" x& w# U- t  \. ?, c: C  b
    ---------------------------------------------------------------------
    5 T9 B$ d* T5 |& x% j( N0 ]7 B0 |- i
    # `; n# j/ \) ^; b. E. N) Vjck66 说:0 p6 j+ `! r) T$ K. ]5 \$ T
    : Z' [' s) F+ k
    噢。 因记得郁证里有脘闷胸闷,胸脘闷=/=剑突下方,胸腹间闷着。哈哈。
    3 m. ^4 U  |* B8 ~. E就是说,郁证不单有脘闷,还要有肋痛同时在哦,这学好中医还真滴不容易呀
    8 X0 x2 q( r" D* Y; L- |* u3 ~- L/ P( @  G; w: ]- i
    郎中答
    8 k  P6 ?. O& o' R# J
    7 t+ u/ A" @3 G郁证就一定有茶饭不香、休息失常,故而多带肝脾不和,自然有脾胃气机不调。但这是伴生症状。
    ; Z  _& T$ |: o8 E2 p
    ; n7 F. t8 i& K, O1 V% _0 g-------------------------------------------* C/ M  W: Z5 {+ E# |! L

    6 h0 n" s1 J# n' B竹息说+ d. b3 B, S: |8 R! S- }

    - P, {2 i9 [( W# f* Q' r郎中老师的“心下痞略谈”有点四两拨千斤了。诚如小贝贝妈所言,“脾胃不和”听上去是小事,如果听之任之,小事也会变成大事。人体先天气机运动图中,脾胃居中,正是阴阳枢纽之地,心下痞意味着脾气不升,胃气不降,也就是朗中老师所说的升降不调,所以说“枢机”之病不会是小病。8 |* Z7 H8 i# w/ [7 _9 [! v$ s/ h& U

      H7 n* P  x+ z' M% w- }) O泻心汤证的主症应该就是“不痛,就是觉着有股气闷着,但按下去又没东西,也不觉着痛”,所以“不痛”是主辩证点,如果再结合一下五泻心汤证的用法,应该不难找到相应的治则了。  r' s1 e& S3 p- J3 l& a
    # ^4 y. d$ d+ ^+ d4 H) i
    看来郎中老师不仅道行高深,太极也打得出神入化~ 。
    发表于 2013-7-26 21:49:35 | 显示全部楼层
    记得这一篇,我就是看了这帖才开始看泻心汤证的,之前没觉得它们很重要。谢谢贝贝妈!
     楼主| 发表于 2013-7-27 07:09:5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復 3# 医者易也 ; i/ G4 }4 M) L1 N. H* N
    ! R) p* L6 X: k- L2 r; W) S
    易易,我对这篇印象深刻,也是因为我多年前曾有严重的胃酸返流现象,好在现在好了。
    发表于 2013-9-17 18:09:5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看帖
    发表于 2014-1-20 12:15:33 | 显示全部楼层
    kan kan kan kan
    发表于 2014-1-20 17:25:38 | 显示全部楼层
    reply for learning
    发表于 2014-1-20 20:46:3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贝贝妈 7 V6 `; R7 l. ?) c! C
    2 p" k: w& B( F! e; p

    / K6 M: f7 Y* B6 c    回复学习
    发表于 2014-3-23 19:52:39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了上篇,也想学这篇。
    发表于 2014-8-5 20:13:5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想了解什么是心下痞
    发表于 2014-8-5 20:23:51 | 显示全部楼层
    也来学习一下,谢谢贝姐姐。
    发表于 2015-1-9 13:02:04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
    发表于 2015-1-9 14:59: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dong_sm 于 2015-1-9 14:06 编辑
    . G- }- D* x: x% w5 [" c
    + b1 f' [3 q, q# b生姜在这个泻心汤里是什么作用?$ r" q5 k5 O; U2 ~% e% W

    . I4 G1 Z' j! j* [, o  s
    发表于 2015-1-9 15:14:06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看。
    7 E. k! q( u- ~* g
    发表于 2015-1-15 22:00:15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看
    发表于 2015-6-27 09:12:06 | 显示全部楼层
    芝麻开门+ p6 _# S5 R' f9 y* t
    发表于 2015-7-7 14:09:36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 l* B3 N) M9 y: o

    * C' y6 R! i9 \( ]. ]! R
    发表于 2015-9-4 19:33:56 | 显示全部楼层
    9 u: Q& r) s0 S8 z! y- z1 Q4 Q, j$ h
    发表于 2015-9-4 20:14:5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看
    7 A5 X) p; Y) S3 [
    发表于 2015-9-5 00:15:52 | 显示全部楼层
    补课
    5 S+ e8 M( a1 |  ]! Q' K
    发表于 2015-9-10 03:14:16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前经常胃酸往上返,最近只是会频繁打嗝
    发表于 2015-10-5 15:29:25 | 显示全部楼层
    ) [8 W1 u" s9 X+ ]" |5 S
    回复一下看看。
    4 p, e# J5 A( p. ]0 w8 K+ W* M& z. r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50 金錢 +420 收起 理由
    兰梅清怡 + 20 + 120 欢迎新朋友!
    招财猫 + 30 + 300 欢迎新朋友!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5-11-5 04:20:1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贝贝妈整理的好贴
    发表于 2015-11-5 22:03:55 | 显示全部楼层
    想看内容
    ; O" B. e6 P% `1 f* o
    发表于 2015-11-12 11:43:04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谢谢分享
    - S: @' c$ B1 q: M* q- j
    发表于 2016-1-26 19:34:2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看帖
    + R3 U2 z! K! q. ^0 q* Y9 @
    发表于 2016-10-16 08:16:2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
    ; `8 W; y" g4 t2 i! R7 Z% c
    发表于 2017-2-3 21:53:48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
    . R. v' x# \9 q2 A: z3 P
    发表于 2017-2-4 00:38:13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看
    , U" Z6 ]3 D& H6 E8 ^  {3 u( g" G3 U" u
    发表于 2017-5-5 11:23:37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 T# j- P. M: C. Y* V

    ( Q  D) C! |2 Q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联系邮箱

    GMT-4, 2025-9-9 16:26

    纯中医 chunzy.com

    Authentic Chinese Medicine (AC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