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豆 发表于 2015-11-25 09:45
% I, |& L6 _0 ?: r* Z- k我一直以为黑黑的是熟地,生地黄一些,这个也是生地啊? 3 D2 I3 }8 ^$ O; C" g2 U# ?
地黄,从地里面刨出来,洗一洗泥,称为鲜地黄。一般在产地,收成之时可以见到。外表皮就一种土黄色的。
' n M/ B) { N. a. C( y' a! s4 p1 F2 D7 K* Z
2 `6 e/ I0 N2 h9 Q
鲜地黄,用特制的火坑烘一烘,变软了(就象烤红薯一样没有了硬心了),再渥堆发汗(象做红茶、黑茶、乌龙等要发酵的茶叶一样,要渥堆萎凋,这种块茎的主要是为让内部的热散出来,渥堆可以保证表皮不会冷的过快而毛孔收缩,外冷里热。)" i- n* k+ Q+ }
5 N( i% O) q* A9 _
渥堆发汗后,再用文火烘焙,至全软变黑起油,然后或刀切或揉团(古制认为不宜碰铁器,所以不会用铁刀切,可能是铁遇冷产生化学反应的问题)。' P" v l6 o' Y: T- Z+ `
5 s$ ^. D8 f% c* _8 D& w; }
现代在渥堆发汗后,就会用饺子皮机一样的东西,先把软了的地黄绞成泥,然后压成饼。再文火烘焙。这样做,一可以烘焙时不会焦的焦、生的生;二可以让药材烘得更干点,从而存放时间更长。
) i+ t; \; s9 w# B: M
$ A% X2 R) K) b0 N5 e8 |( v" `/ m# w! f, j! a
一些小点的药商、药农,买不起成套的设备,还是会用刀切,所以大小就不同。
& W7 a9 u3 W- o5 K
- q* S* t. O W4 }0 @; l J% D# k3 g, Z2 T: J8 ?1 {- ~5 u# r
熟地,是生地做好后,再上蒸笼九蒸九制。(现代能蒸一次的就算是不错的、有良心的商家了)
( I! {/ _7 Z- k6 \" L7 A% C: i& N' J) N
" ^% |* `( e' g- s- J, s2 a
* l! s2 Y6 z# C3 j8 K/ h b( C, C
. ^3 h+ ], t% 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