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成为会员,享用更多功能,查看更多专业帖文。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来源:蒙城郎中 于 2012-10-11 F J% ~5 @+ z- h
* P! q# a& q p5 b& D% e
$ U; v0 Y# D* ]6 n
有句老话“十女九带”,有点儿夸张,可带下病的确是妇科常见之病。
$ z3 s5 n [* G5 ]) N8 m3 Z6 f ^( x% P k
治带下,中医多喜从色上来分:白带、黄带、青带、赤带、黑带、五色带等。
( L. B5 j' P% X/ E7 U f5 X: v& { G2 H# n& W b7 [
象有的,量少、无色无臭、不伴有其它如腹痛、头眩、胸闷、乳胀等症状时,一般属于正常现象,不能算是带下病。 o4 M. O) L8 m9 n+ H
- x2 N7 k# X" z' d必须是绵延不绝或每天必有阵下,如浓如涕,量多质粘,则为带下病。: A) G' {/ | H1 e3 `3 x
+ S2 C1 G3 O. {# z
有擅治带下之证者,多喜用傅青主的方子。傅青主的方子,对于世医来说,会有很多不解之处。其中药量上就很让世医迷惑:一个方子里,药重的可达数斤,轻的只有几分。让人加减无所适从之感。
7 @# J- s, V& d k: Q# Y. p
$ }* a( X. ~ h& L" F" H傅青主的方子,其实就象是一道菜,主菜自然份量多,配料相对少点、佐料就轻微放点儿。中药汤剂,本来就是从中餐烹调发展而来,这种组方方式,本来就是中药汤剂的原法所在。2 T+ ^$ W/ L. N; z
% ]7 W' j/ |. I: R妇人之病,难治,难就难在辨证难。女人相对男人来说,更敏感点,故而主诉的症状更多更杂。女人心性又较男人多疑,常会几方过后就不再守方服用下去,或是自行更方。
$ P o# u8 e% g
# a m3 a: f- O2 s, M$ L妇科病,也好治。好治在,你只要药一对证,妇人常能敏感觉察。常有一剂分三碗,只第一碗下肚,就能滔滔不绝地跟郎中说药如何、如何地让自己舒服,自己感觉哪儿、哪儿是如何如何地感觉到药效。% p3 u& Z, u6 s) O
% p8 L$ f% j$ b& {4 V! l' g, ~5 c
我个人的经验是:! Q. \4 [2 D# V) P/ V" t# @; P4 [
! m4 g: R- E8 U$ K, m不凭色分带下,甚至不去管带下如何、如何地不堪。就是从气机中去找哪出问题了。
3 Q7 X9 i3 a! I: l6 ?$ `# n
5 b$ P% ?, q, @& u( M脾虚?血瘀?气滞?命门火衰?火水不济?还是湿毒内聚,分而治之。8 V, B8 h* C8 z5 I) d' ]& H
( X* c! b* w7 P/ s2 d+ I其实带下,包括现代医学确诊的阴道炎、盆腔炎、子宫糜烂等,都是伴生的症状而已。
$ D4 m8 l y7 g; }# h1 t, b: k
; w- ]4 z+ J. C2 Q2 a) D, l主证在脏腑气机不和上面,找到气机出问题的地方,自然伴生的症状也豁然而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