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水土养一方人。0 ^7 e. `# {' u0 i; c
, x2 g1 J: ~) p7 V0 m* f1 c基本上,什么野生植物多的,这种野生植物就能治这个地区的久住之人多数疾病。
# L P7 w$ W# B% p9 o& P4 m$ V, f! d, i/ m; M$ f
药食同源,在古代因为交通运输不方便,这些偏性较大的、且不是本地盛产的药食两用品,基本上不会用来做日常食物,所以副作用并不会很大。以至于很多写本草书的人,误以为这种东西任何地方的人都可多吃,那种东西任何地方的人也能久服。比如只呆四川的,一定不会认为附子不能久服。6 Z/ t! L" s+ X4 N1 [
6 A; [3 J% ^, c f
而往往迷偏方的,基本上也就只看一两本本草书,就以为学了中医,而且也往往是挑象《本草纲目》、《中药学(大专院校教科书)》这类垃圾书看。所以才会以为这也能吃,那也可久用。不用辨证的。其实他们也辨不来证。
% ~; l0 f5 \! z8 t- z3 z& V% k' M2 X, n2 l
5 z. J) v# d7 C m1 n7 R
: H, h% T7 K) }0 ?
现代不同了,别说在别省的食物,就是太平洋底下500多米深的海产都能给你端在桌面前来。 c4 c( J& O" K+ J& F3 z
0 x! V/ L9 A: J7 H8 v8 q( N( x
这类,不是自然生长于你周边环境的,自然不能久服、多服。特别是本身脾胃不强者。
; c" R9 H, J: {; y' c1 G+ ~
) Y0 x: o' U6 N* j; H脾胃强者,还能扛一阵子再倒下,这脾胃不强者,自然一吃下去,没多久就有吐、泄、发寒、发热等明显自我排异、自我医治的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