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中医

 找回密码
 注~册
  • 秉持纯正
  • 辨证论治
  • 敬畏生命
  • 呵护健康
  • 查看: 19963|回复: 75

    [气血阴阳] 人体先天气机运动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8-4 07:52: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注册成为会员,享用更多功能,查看更多专业帖文。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来源:蒙城郎中 于 2012-09-12
    / l4 a0 W3 K5 p- N0 C( Q2 G; T$ j1 Z' I5 j4 U

    . S7 x, e; R& B% V7 J
    & s- ]: L. q- p( E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30 金錢 +180 收起 理由
    amengcat + 30 + 180 辛苦了!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3-8-4 07:53:0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源:蒙城郎中 于 2012-09-12
    5 I* [  w6 H. \8 Z. n# y
    6 F: }- Z! w  h) e- o6 q- d6 y" \1 x4 _- X9 S
    这个图,脱胎于中国文化起源的两个图画,河图、洛书中的河图。
    3 k: Y+ D! f) A  I2 S( B2 F: D; ^: i( M- ?4 S9 `' n
    河图,其实就是人类肉眼能看到的五大行星--金、木、水、火、土,在天空中的运转规律。
    7 X  i" ?8 q! o+ Z, m: ^+ E1 ^% x6 F- K" \
    河图,其中有暗含了最早的盖天学说的一年五季的划分。春、夏、长夏、秋、冬。一年分为五个季,每季两个月,每月三十六天,一年多出的五天、六天做为过年日。每年当日光的柱影为最长的那一天,为一年的起始,即冬至日为一年之初。目前尚有彝族和水族的某些分支依然使用这种历法。1 g: r0 T' [( |8 B

    ; ^4 P8 K6 I- B4 K* |6 k) ?2 _我们现在的农历,是太阳与月亮运动结合的阴阳合历。是夏历的发展,又是浑天学说的根基。又是洛书的运动模型。
    ' T7 G2 F4 Y  H0 O
    ; S# |: V- |! Z从现代古天文考古、及考古学的发现,河图与洛书,并非宋朝陈抟所伪,而是上古就有,一直可以追溯到汉字的发明之初。) ?+ n% `( H. @- l2 ~# v

    / l9 q- l4 p; R( c$ d* n从已知的古天文考古学中可得知。早在中国人有文字历法之时,中国人就明白地球和所有星球是悬于太空中的。相互间有力(气)的影响。而我们总是以为,中国古人只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这是共产党不把“太虚”的观念告诉我们,主要原因是,中国的古天文的根源和西方的天文出发点是一致的,都要找出一个至高无上的“天”,或是无所不能的“上帝”。这是共产党不允许的,故而把所有能让大家知道的真相的古书、文物全隐而不发表。以至于我们心里只有“科学”。
    * h* a! [" z% m, V" x) o
    ! k4 j  k  d' I: d" a1 n4 W' I------------------------------------------------------
    4 d1 M% z6 ]# G3 s- J' C9 l) m9 G. c$ t! \+ V
    中国的医学,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是已知方书及辨证论治的最早的一本书。但由于汉后,一直都战乱纷繁,中医学体系也因战乱而导致很多中医学术书籍和中医技法流失。1 E" u- n# V  z5 z, H% A

    - v& V$ j: t! l* f5 L( @" N' Y9 a! X$ W% t) d元朝初期的金元四大家的兴起,奠定了中医学新的起源。其中李东垣的温补派,主要的理论思想就是对河图的发挥。张元素也是个很重视脏腑气机,他们的学术观点,直接导致了黄元御的人体气机理论,更直接地产生了近代彭子益的“圆运动学说”。
    7 D: p% V; C1 Q6 r6 Y$ u! t
    1 a4 ~) a) j# Y6 u其实河图的人体先天脏腑气机图,在道家一直就是手抄,师徒相传的。不是什么新鲜东西。但起始年代,就众说纷芸。
    + |' v$ T# ~- ~! ^/ N
    1 Q/ e$ h- h; l+ O! j-------------------------------------------------------! H' }2 {% R7 S3 N0 d% P: ^$ Z

    ! b: {: v; E# c& W# J% U你信“单方一味气死名医”的中医故事吗?' E% {  m6 E( F7 f6 X" P# y
    3 F2 \1 v- m" R
    就是有名医治人的病,久治而不愈,这时病人碰一老药工甚至是碰到一个只是收集偏方的人,只用一味中药,就把这久治不愈的病给去了。5 D7 _. K: }# m6 r& Z$ r
      ]# Q2 p: [$ O$ c& N3 v
    其实这种事,真的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地上演。
    " A* e' |2 v9 n* K5 F* `1 ?$ O5 {8 r
    而往往这单方一味,就是用了这个人体先天气机运动图,又结合了张元素的脏腑用药式。
    , c2 w8 V  x3 P+ H+ ]3 q/ J' Z$ p' X' ~
    ---------------------------------------------------------
    ' z0 J* J/ J, N* X# c) |' |; ~9 `  _0 [
    这个图原创是我。
    ( L8 L1 F2 A# u$ u: v* s" c! V0 h' ]: b- F: o. ^' e
    起初,我师傅就丢了个河图给我,让我挂墙上,说躺床上看吧,哪天能把这图看运动了,你也就明白了,也就会用了。: v, E" T2 \& h9 A: ]# u+ V3 ^

    " i+ q. L8 I3 g又是看书,又是看图,很久那图依然在。4 c, u. q! w5 h8 l  [( \% Y# V  s

    " B9 k5 H2 p0 q( e" q+ H4 E直到有天,我突然想起,可以用工艺流程图来标示,这一标,哈,图真就运动了。$ `* r4 N9 Q; N3 b+ F* T7 {# f
    ) T  c7 Q9 g* ]# c4 j9 ^
    ---------------------------------------------------------
    1 W" P% a) n4 r7 I: U$ d8 ^8 W5 a) K" y! P  H* Z4 C
    这个图,先看中心。
      ~6 e7 a( `" p3 q( ^7 E( R: L- x! a  S3 M0 l9 t
    中心为“土”,是整个儿人体气机的中枢。在肉眼所观的天球上,土星每天辰时和酉时见于中央;每月逢五、十(初五、初十、十五、二十、二十五、三十)日月会土星于中宫;每年五、十月夕见于天中。所以天五生土,地十成之,五十合于土。, U& j% I+ S) U6 l$ @
    $ O' W( r+ x1 s8 n4 L
    注意,上面的月和日的计时,不是夏历或后世的农历,一年十二个月的那种,而是一年十个月的太阳历。
    , ]) }' O+ ]$ I9 V# B0 I; ~% I* g# |. K
    在脾胃这一整个“土”系统中,是顺时针运动的。而这个“土”系统的运动,是产生和带动人体其它各脏腑气机运动的根源和指导。它的顺时针运动,直接就带动,人体整个儿气机是顺时针运动。1 g  H3 h8 ~: D5 t
    " o& \$ [: \) J8 o
    而在这个“土”系统中,有脾和胃两个子系统。脾的系统是上升为正常运动方向,而胃的系统是下降为正常运动方向。脾升胃降,则人体气机整盘全活。! T/ u4 T$ |" s  a0 e! i
    3 d( a# e; [0 m# i) e
    脾不升,则有胸闷、头眩、肛门下陷、痔疮等。7 y( T1 Q; t2 q3 A0 z3 P6 B
    1 ?$ K3 J" o. d! k. O
    胃不降,则有“上火”、口臭、牙龈肿等。# x5 S& m1 E' \: t' Q# d# D

    5 W6 w2 x) V. @. v. i( W( X再对照着张元素的脏腑用药式,一套升脾或降胃的药,就很轻松地治病了。
     楼主| 发表于 2013-8-4 08:00:3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源:蒙城郎中 于 2012-09-123 x- w) n9 Z9 Y  U- k8 _3 W/ M

    6 h! R% V$ @) w' ]: ~) T, J' v) e中医不科学,但属于绝对的纯唯物。一切中医理论,都来源于肉眼观察到的天体运动的规律,及身体感官感受到的地球上的气候变化规律。
    7 A8 b  ^) t% Y% b: E# m
    4 [% l2 I# @% h+ R* }, I中医循的是一种规律,是一种模糊化的规律。比“精确的科学”要高一个层次。所以别把中医往科学上套,那样只能把中医给辱没了。; {% M( n  n2 J, ?3 d7 l- [  ]. m
    9 R8 l) Q: I& A8 H4 Y, H
    也别用“科学”的脑袋去学习中医,这样学不会,学不明白。
    8 `2 D* x! N1 U% e+ @- a& j
    ; L' ^  d8 }  [/ h& N6 p( X  Z比如,中国汉字是横平竖直,一笔一划的。请问喜欢科学的、精确的、较真的,你们每次写汉字时,做到了用尺子一笔一笔地描吗?没做到?为什么啊?哦,你们说差不多就行?这差不多就行,也太不科学了吧?以你们科学的态度,写汉字得一笔一划才对。
    6 e& X. b, I3 C0 n: j4 K5 M7 N6 l; h. U: ~) G4 N  I7 P) m
    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东西是不可能用精确值描述的,而只能用模糊值。比如,人长得美不美,这就一种模糊取值,是人与生俱来就会的。) U; [) S% U2 K0 r( t% m9 }0 ?3 p

    9 S! u2 @2 s4 L" L" R% W而人体的疾病,同样也是无法用精确值来描述的。人与人之间差别种种,就是个人,时间的不同差异也很大,这些都是无法用精确值来定义的。
    % L  P9 E& C: e$ |! O8 O8 P0 ~3 a7 B/ O" P7 z
    你能不用尺子写出汉字,大家都能看明白,为什么能不用仪器和精确值诊断病情,治不了病?2 Y7 r+ {2 ]6 P6 l) M, K
    ( @4 u1 h8 {8 ^5 b
    有时我们就得往这方面去思考一下。
    , N( q  p! J8 U1 c1 T, W& K
    0 s4 V7 ~6 L( S# M/ _4 h6 Z----------------------------------------------------
    8 \) o1 U+ q) r) R; b6 m/ ]) f7 @3 [- f0 J$ L% i, u
    接着开讲。
    " Z7 ~- c6 l2 z! Z" y
    8 s/ [9 s* }. D9 q6 M) `3 n前面说了,张元素的脏腑用药式,这本书的原名叫《脏腑标本虚实寒热用药式》,这本来是用给“蠢人”学中医的,中医里有本很出名的书《蠢子医》,就是一清未的贡生(相当于现在的中科院硕士研究生毕业),写了本医书,来教自己的“蠢”侄子、侄孙的。/ f5 X; w, h( P# }
    ' C! y3 }8 z, C, y, Z' T
    我们现代人,因为很少有阴阳五行是运动着的概念在脑海里,相对来古人来说,我们真够“蠢”的。于是我们这些“蠢人”就只能学些蠢书。9 @2 N5 h8 O! j: [+ V1 ?
    7 i% e6 J2 g) p% k) J6 u. D( }. [* m
    《脏腑标本虚实寒热用药式》就是这么一本给我们这些“蠢人”看的书。
    6 i& Q( W5 x: O3 Z- ], O* I/ n; _. ~  w0 Y: s" S2 }
    (蠢不等于傻。某些方面的知识欠缺,在这方面会显得蠢。而傻呢,是在某些方面的知识一点不知,但自认为自己很懂,把自己不懂的东西,用自己有限的知识来理解,并贬低他其实完全不知的东西,这种称为傻。所以,在中医里,我们只是“蠢”了点而已,随着我们学习,会越来越聪明。而傻是没傻药医地,傻子永远是傻子。)
    , i# r; Z" _: O$ R4 r
    # u& L% B* W$ {/ s' h7 ]5 X-----------------------------------------------------------------1 R7 w9 p$ Y; C

    ! F! F; V$ L/ c" N" ?《脏腑标本虚实寒热用药式》
    ' I! Y3 S, \5 Q8 _4 i# ?" P0 v  U) z, f  g# T( _$ C3 `
    我们先来看脾病用药,一句一句地看过去。
    3 w" I2 L1 t( ^8 k' E- W, B, _5 }7 a9 C, r
    " |8 `! @  C" d7 v4 ^4 g9 V7 w
    脾藏智,属土,为万物之母,主营卫,主味,主肌肉,主四肢。2 q6 m/ F# O" Q/ d9 Y3 Y

    ( \2 ]" S7 G& m4 ?& Z(营卫:就是指人体气血所携带的精微物质营养全身。类于西医说的组织液、体液免疫系统、血液等。)
    ) ?! U: a+ ~1 s2 V# }
    0 p8 R& x* `- E0 g8 p, {7 f本病
    - V8 Z* P2 R- b- u/ _5 j* w诸湿肿满,痞满噫气,大小便闭,黄疸痰饮,吐泻霍乱,心腹痛,饮食不化。
    0 f0 t/ T% e3 ^' c% q1 s1 U9 E3 X, k! d4 k
    (凡是浮肿啊、腹中满闷啊、腹中感觉有气塞着不爽啊、大小便不通、黄黄疸痰饮、上吐下泻、心窝口和腹部痛、吃的东西不消化,这些都是脾病)1 Z- ?1 s" Z5 D
    4 K! V7 n, M4 L  ]7 t1 ^! b
    标病; I& g- Z2 w: d. g0 u. ?
    身体肤肿,重困嗜卧,四肢不举,舌本强痛,足大趾不用,九窍不通,诸痉项强。
    % h+ I4 m. k! Y! b' S+ I$ Y: L
    / }' H" t# M6 d8 `(体表有肿块、疮疖;全身觉着重、发困、喜欢躺;四肢不利落;舌头僵硬疼痛;脚大拇指不听指挥;五官加上肛门、尿道口,共九个孔不通;所有的抽筋、脖子僵硬都是脾的标病)
    0 m) Z. y4 x) N/ o- L9 X& c7 z" A7 X1 c) W
    土实泻之- a. ~  r* y% @5 r

    9 z% w1 Y( _. [' O% M% T( i+ l泻子—诃子、防风、桑白皮、葶苈子。- y% F2 F; w9 v
    + G7 s! D( b  i: P5 P1 U6 s1 @
    吐—常山、豆豉、栀子、萝卜子、瓜蒂、郁金、姜汁、藜芦、苦参、赤小豆、盐汤、苦茶。
    1 L1 ~: H' ]0 d8 E3 E+ Q' ?6 d* N- Y0 a  i& f4 `- n
    下—大黄、芒硝、青礞石、大戟、甘遂、续随子、芫花。
    1 {# R' Z/ R8 x3 L+ e& l* x
    + _" m! `  v" z' E6 n" q土虚补之
    / l2 _9 j  X5 M0 [) F! x- Z0 O6 F- b( h
    补母—桂心、茯苓。
    3 W, l5 U% _/ K# v- y  O! [3 ~; p# V& h$ c! u
    气—人参、黄芪、升麻、葛根、甘草、藿香、葳蕤、缩砂、木香、陈皮。" S) e- Y3 H- }( ]
    ( t7 I& p& z  e. L. T
    血—白术、苍术、白芍、胶饴、大枣、干姜、木瓜、乌梅、蜂蜜。
    $ B' E* y7 k  ]( C; M" r! `8 x, f* ?
    本湿除之- y3 V& H5 M1 b. u: m* l: [! p
    ! Z- u+ q5 n4 n, V6 H/ f
    燥中宫—白术、苍术、橘皮、半夏、吴茱萸、南星、草豆蔻、白芥子。
    3 h$ X$ f) D" J( [5 Q8 r0 u# p# R- |3 X- w
    洁净府—木通、赤茯苓、猪苓、藿香。
    0 I( d, P2 [# R. m# x) `$ p2 O
      S% S$ j/ q  @8 N% l/ K标湿渗之
    0 \9 p6 I' }8 j" M. g$ B9 m. R/ y4 d" a7 H( v$ e0 D/ s% N6 Z, O
    开鬼门—葛根、苍术、麻黄、独活。! q/ T' X/ U9 }* \7 v
    - |/ z% S- ]5 o8 X1 k' Z' D
    (洁净府:就是通小便,净府为膀胱;开鬼门:就是发汗。鬼门,其实魄门,指的是皮肤汗毛孔;燥中宫:就是燥脾,脾为中宫;)
     楼主| 发表于 2013-8-4 08:04:35 | 显示全部楼层
    :* ^( d. _, n  `3 X

    # o& Y( n, P2 _1)“土星每天辰时(七点到九点)和酉时(十七点到十九点)见于中央”---没这概念,讲讲吧?7 o1 {- ^3 e* V" i% @$ `2 H& m

    + c8 A' |6 A, u) s. @$ p2)脾不升胃不降,是说中央的圈不顺时针转,整个其他的心肺肝肠。。都出问题啦,中央的圈带动大圈转吗?大圈影响其他小圈转吗?: L+ G( ]2 Z2 n, o+ j0 d

    2 ?7 _% ^: H& Z+ [3)脾不升,则有胸闷、头眩、肛门下陷、痔疮等。胃不降,则有“上火”、口臭、牙龈肿等。----是怎么把胸闷头眩痔疮。。。联系起来的?3 d# `7 V7 t8 h) J9 F! [& j( T

    ! n: a3 c( r- e谢谢!
    ' k/ [# g. S% S. G2 Q! D( ?
    2 ~2 V; u; w$ H' S+ g
    / R: C$ B/ ?- r, U郎中答6 r0 {6 ?; D+ O* |

    ; K6 Y* Q- P+ \% U. O" }( e1)“土星每天辰时(七点到九点)和酉时(十七点到十九点)见于中央”
    $ ]5 h( f* z9 B- C% M  V5 z$ H$ u& x7 J4 _; Q" ]
    陕西与河南交界的黄河流域地区,每天辰时(七点到九点)和酉时(十七点到十九点)见于中央如果能见到星光时,土星会在头顶的中宫位置。
    4 L1 S# a4 N, e
    / d# ]" D, O6 f' e. ?5 D- ~2 R有时要日蚀、有时要有特异天象,白天可见星光之时,白天时辰里可见。但也有学术观点认为,上古地球轴心与现代不同,或许当时常见。
    - O3 w/ Z$ r4 {" C6 I
    % j8 X. S) C6 p7 a如此文的后面有,水星于每天子时和巳时见于北方;每月一、六(初一、初六、十一、十六、二十一、二十六)日月会水星于北方;
      R% a) m2 U! d1 |8 ?2 \
    - O8 O" j" s0 E: S而现在要肉眼看到水星是很困难的,但也不是看不到。比如日全食时,比如有的冬至日里日出与日落那一瞬间时,肉眼能看到。& `/ j- M& k( A) G) Q

    + T0 [4 k" V$ f# v) ?( ~1 f, O水星最初称为岁星,冬至看到水星,以岁开始。后发现木星在天球上移动的周期更接近于一年,于是木星改为岁星。
    5 d7 L, ]& ~+ n) g" G4 p/ R* s
    ; x, t1 X( _+ E在汉族的《竹书纪年》等一类史书中,岁星都是木星。从几座汉墓中考古,有水星为岁星,也有木星为岁星。而彝族和水族的历法,就以水星为岁。, R6 j% g5 x4 A1 X& L6 m

    6 q4 A8 y1 W( Q6 F$ D4 W从河图数的角度来说,水星为岁也是正确的。
    5 w8 d" p2 r' t0 w$ z9 |. V5 Z# ]& x2 o9 w. P7 k
    此一整套解说词,是对图的解说。由于现代的天象与上古天象已经不同,很多星系在天球的观测位置已经发生改变,故而争论较多。
    * f9 S  @* J: l5 D# b/ E  O6 {1 V- f9 s2 f4 ^- K  U" K& y; }
    彝族和水族的至今天仍健在的“巫师”也不能统一意见,故而是个悬案。' c4 ]( k9 E) m" C- N

    " c  m' k/ Y$ y% D! J9 a6 d0 a* P. y3 T但这套理论,道家及五脏派医家接受。
    2 R2 H% }- `, u! m6 y6 q1 @/ W+ D# P6 z( w0 G( ]5 D8 _

    + y# G& v0 K3 l$ P! `; E: F! ]6 T2)脾不升胃不降,是说中央的圈不顺时针转,整个其他的心肺肝肠。。都出问题啦,中央的圈带动大圈转吗?大圈影响其他小圈转吗?
    4 {) S1 D  V1 N; j7 _4 G+ W% m" i" @: [/ V9 ?
    中央的不是圈而轴。整个大的圈为轮,土系是轴,木、火、金、水系统在轮上。/ p- W( T9 V! ~+ @  E" U! d
    ; L9 Y, i- q  c) F0 z) E
    轴转则轮跟着转,但轮卡住了,轴自然也会受影响。  z+ a: r7 F' O! I& f: y; a4 M

    # x' h2 t- a3 F+ W每个系统又自成轮轴不断自转。脾总升,胃总降。脾气不升,则病;胃气不降,则病。
    5 F3 t7 U# q% C- H7 @- f% S5 O9 j3 u
    木系主升,木系有子系肝和子系胆。肝系不升,则病;胆系不降,则病。
    6 {( x, ^; [. |& E  i) }: H3 P5 V: W
    脾主所有升系,胃主所有降系。
    & {! |$ z0 j  e9 E/ W- J7 l) l5 q1 x. _
    比如胆火不降,我们除了要用降胆火的药,还必须要加上降胃气的药,这样才能让轮转起来。/ z5 `. G0 Z$ o% e, {+ ]' b

    6 u9 P/ J5 C6 d0 V7 @( |
    ) {' E3 d' T. ~9 h3)脾不升,则有胸闷、头眩、肛门下陷、痔疮等。胃不降,则有“上火”、口臭、牙龈肿等。----是怎么把胸闷头眩痔疮。。。联系起来的?
    + D& X  r" J( y+ {( a; |) ^; x7 N* D3 d6 A% X0 Q$ \: j* J5 S+ Y
    脾胃的标本病; b& Z% L' O2 ?" h/ d
    : C4 A! U: e* I! m2 }
    本病:由本系统生病而产生的主要症状。" L* N. S6 }7 e3 |6 O% K' f

    & W) Z9 k+ A1 z5 k: h# G, b# ^. H标病:由本系统生病而伴生的或然症状,或是引发的它系统的症状。
     楼主| 发表于 2013-8-4 08:07:03 | 显示全部楼层
    soccermom 说:% n! P; A: B* y1 X8 ~  l

    : E) @6 y* m' \$ g5 B# C( O参与讨论哈。; M, `! K2 C( J% j, E" ^
    : V- F3 G2 P2 ~8 d0 b
    先说科学,咱学的和生命科学沾边,写论文发表文章时最深切的体会就是"模糊",实验上百分之三十的误差纯属正常,"也许""可能"……,一模糊別人就无从攻击,"铁口直断"坚决不能干。现在的认知是:不科学就是科学,科学就是不科学,凡与生命有关的,人类知道的还是太少太少。
    / |- N! ^  n2 y" R( E4 h% V1 c7 w7 V1 R
    再说五行,不要笑俺,咱那点阴阳五行知识来自封神演义。所以看到郎中的图首先联想到的是姜子牙的战阵,东青龙(木?),南朱雀(火?),西白虎(金?),北玄武(水?),中黄土(土?),主帅居中。对照郎中之图,脾胃当为身体之主帅,养生治病先调脾胃,脾胃好则病易治,五谷杂粮自能养生。理解是否正确?还请指教。
    6 R9 A7 G0 S+ H3 W  \6 U) O
    6 s! J+ U  R( P- |! A5 a问题:网上的五行相生相克图是五角五边形,似无主次之分,当如何理解?依郎中之图,脾胃又是如何与心肾肝肺相互作用的?
    1 r: k3 f4 e& O- f. J4 Y4 L, H$ M& u4 O; I* [
    郎中答7 g2 v  ~; {* \  X5 S
    % A# @' L$ S+ P2 |- p/ W% B
    五行生克图,是术数派用来解占时运用的。, y; q1 U2 e. z. V' r+ @& }

    . |' [! m, }0 E% ^而我的图,其实就是来源于河图,只是河图大家看到的多数是方格状的,我的成了圆状。3 {, E5 x) ?. G" k8 c. L

    , Z8 f* ?' w4 V5 W% H' {脾胃为土系,土为万物之母,故而任何其它系,都由土系的正常运动而带领运动。
    ; k: y; n& w+ U& n5 P
    8 ]; t+ E/ b# \$ c; y0 k6 N脾胃不但生血,而且还生气。气血之源,它就凭着气血生成的多少,来影响其它系统。
     楼主| 发表于 2013-8-4 08:08:20 | 显示全部楼层
    郎中说) M' S2 Z& x8 N  Z- `5 s/ q
    . d: L# P9 M3 O- F" T
    《脏腑标本虚实寒热用药式》就给了我们一个用药的公式。
    8 v0 W) M# h& X3 f5 x4 N' r4 G! Y! I5 m* k; I# B" R* e9 q
    而人体先天气机图,就给了我们一个治疗的法则总纲。
    9 m/ l5 T3 j( p7 {8 N
    7 l& b- h; m  E, c/ @两者结合,就能开出对应病证的方剂来。+ l  |# s/ |/ Z, k
    1 n* \2 G  Z( L( _  G
    如,木在左(左肝的意思就是肝木系在左,而非只有肝脏或肝系。木系包括了:肝、胆、筋、目、爪、动、怒等),木系的总运动趋势为升,故而即使是胆火上炽,要降胆火,也必须要配有升肝气的药物。比如小柴胡汤时,柴胡升肝阳、黄芩降胆火。
    $ I7 i1 f5 S6 Q/ N
    . s% E6 |0 Z  @' K2 |0 E. [/ r& S% U而整个方是升是降,是主要升肝气,还是主要降胆火,那就看中枢的是用升脾的药,还是用降胃的药。
    6 N# t! i3 j# Z: k2 U- W) y7 D6 h* q% M4 w  p1 d- d
    肝无直补,补肾即补肝。  n" p& r2 ]$ p$ E$ d9 T

    " b- V% A  `1 ~/ @  f) e肾为先天之本,只有虚而无实,故而无泄肾。
      d& w1 \' g! C% @2 ^3 q. m1 l0 K$ q- q
    脾为后天之本,一切运化与气血生成全靠脾,故而脾只升不降。降土只降胃不降脾。
    ; Q3 r. {! G' p( ~, ]) ^& A3 y0 L8 m: L  u
    公式法则 : 本病主药+(虚者补其母、实者泄其之)+中枢升降之使- C. n2 B" H( H/ e4 _
    5 r* x- k' F" g9 Q: z6 R
      b! a9 t8 M' t5 ]! u9 [* L
    这种的组方方式就适合于病症错综复杂,在你诊断的水平下,无法套取现成的名方之时采用。2 N% n- F1 p! W& l* v3 d
    4 a) U* z* b" \% s; I- D
    还有一个优点是,用这种方法可以随意用日常食物来组方应急。特别是道士在深山老林里,突然有个病,得先应下急,让自己能撑住走下山,就用这种组方方式。现代人,在夜间无法买药时,也可用这种方法来组方。
     楼主| 发表于 2013-8-4 08:11:13 | 显示全部楼层
    宝牛妈问* [3 B( `4 O- a5 _" C; w

    . ?# f, S' \8 N  l/ ?0 l开始提问。3 T1 y! k, i) x5 p- U, k/ s
    ' A3 C8 f, A' i" ~
    1。这个”公式法则” 是对五行里面的木、火、土、金、水都适用么?
    " t* G7 z; Y1 [8 M( F/ v6 N0 G! ~8 G
    2。所举的例子中“本病”为肝或胆,肝不升或胆不降会影响脾胃,似乎很好理解因为木克土。但是如果“本病”为肺或大肠,那么该如何影响脾胃?或者说如果火、金、水都有“本病”,怎样找”中枢升降之使“呢?: E$ x6 D! x- G7 y" ]! d5 u9 C) G1 x

    ! k: x1 }% I- k+ a2 A$ R3 g3。“实者泄其之“ 是不是“实者泄其子” 的误写?
    ( i- r; x5 z" I& s, ?- a1 ]4 o; X6 a2 C1 X
    谢谢解惑。
    9 b& V  M) n, U* _
    * c! V# F* X4 y1 l; n" j
    / K0 p. g* _) S( z郎中答3 f( l8 Q: Y( M: K" |  U

    0 G0 B. M7 K7 i6 Q1。这个”公式法则” 是对五行里面的木、火、土、金、水都适用么?
    . o9 n: \3 g) }* X5 K
    ! g/ w# U: T1 M* P7 E( c0 V答:都适用。
    ' ]. g* i" M3 I3 c" R
    ; W, e5 R" B' h2 s. f5 J% b% c2。所举的例子中“本病”为肝或胆,肝不升或胆不降会影响脾胃,似乎很好理解因为木克土。但是如果“本病”为肺或大肠,那么该如何影响脾胃?或者说如果火、金、水都有“本病”,怎样找”中枢升降之使“呢?
    . ]7 E1 K1 o$ \7 z) C8 p3 t4 }! N6 s8 E! U0 X5 g0 D
    答:如火,火系的主运动为浮。故而心与小肠之病必须苦收。如黄连、黄芩一类的苦药。火系要收,故而中枢就也得要降,所以轴药以降胃的药相配,所以常能见黄连和知母相配的方子。以此类推。/ I+ f3 t9 c9 I& a; s

    ( n" T# _& L: p7 z  F* L3。“实者泄其之“ 是不是“实者泄其子” 的误写?
    7 Y5 T$ U4 K' E$ z4 S0 Y7 v, o! j- _
    答:是“实者泄其子” 的误写。  m5 D, p7 c. X1 P

    % D* [1 D9 V  i--------------------------------------------9 E, d" _( q/ w

    3 s3 Y0 ]/ g2 J! P% b& d宝牛妈 说:
    8 {3 m+ j) E9 F; W9 X2 Z
    ) Z* v, ~. b  f0 W! B( ~* q扩展一下,郎中从前的贴子。: C$ m% X2 u% K; t) _

    $ Y( F+ e' C6 N: I2 |6 ~  u5 u& u大道至简:- o# r% K  v7 G% K6 _* `
    1 q# @' R3 O7 `# \$ |
    口服蜂蜜不掺水吞下,可治一切因胃火上炽而导致的风火牙痛、吐酸水、胃火烧心(胃脘灼热)、胃火口臭、大便干结。
    - l6 W1 p' t( u5 X7 y8 h# ~4 \, z* C, D9 C$ ^6 e$ x
    陈皮煎水代茶饮,可治一切因胃胀气而导致的诸多不适,如腹胀、打嗝。
    , q  M; h* b. _% W+ H
    ( g1 P- p% P- m1 _桂皮煎水代茶饮,可治一切气上冲心、小便不利、大便溏泻、肤痒难忍。
    4 V8 Q9 W- f; o: n0 m7 p/ Z# {9 F6 ]1 h% k& y, \: A5 Z# U
    五豆饮中的五豆,用的是《黄帝内经》的中阴阳应象大论中的五色对五脏。红豆入心、管心、小肠、火、浮、血等。焦苦泄火,则采用泄法,就把红豆炒焦来。/ O* @& U3 }: n, C* a& s1 G9 u. I

    8 \0 W2 s' A- E& o0 x这些方法,虽然不能完全把病可治了,但都可撑个几时辰,让道士们自己走下山寻药访医。现代人用这些方法,最少也可在半夜里无医无药的情况下,抵到个天亮。
    ! \# v5 p4 m5 y  S+ I9 f6 l; {" |( S- ^4 Z1 k
    对用“日常食物”来升脾降胃非常感兴趣。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 s& u0 g; S- X" c  @2 O4 g1 e
    7 k% }5 _: g+ Z) k5 v
    生蜂蜜、陈皮、桂皮、炒红豆:降胃之使。
    $ \- e2 E2 ]! f" g
    6 ]" F4 E$ o& [/ n* \# c4 i那么“升脾之使”类的食物又有那些呢?
    8 s& s1 a* \! e. ]+ ?, e. S! e4 f/ e) p6 }  z6 F6 Y
    谢谢解惑。
    . {# \8 ?5 W: \5 v/ o: _$ ~* {0 Y& O2 }) c/ \* O

    # i  R. B9 Y4 h  ^5 ?. O郎中答; U& x# d5 Q/ ]6 X/ r# w

    6 U. @+ F; W  z8 d7 n" d9 U, B生蜂蜜降胃火,陈皮降胃气,是降胃之使、
    0 W/ M  A, t7 g7 a1 N: ~7 U0 {! l5 `# @6 ?8 W& |3 L5 z( ?
    桂皮温肾阳、脾阳、解表、制气上冲、利尿,是以命门之使和升脾之使。
    发表于 2013-8-5 19: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不就是舌头吗?!
    发表于 2013-10-6 20:29:54 | 显示全部楼层
    hf
    发表于 2013-10-22 21:25:32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3-11-7 11:17:0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要学习
    发表于 2013-11-7 15:46:51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看,学习之。
    发表于 2014-1-21 22:35:27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4-1-31 02:42:36 | 显示全部楼层
    复习一下
    发表于 2014-2-5 22:54:53 | 显示全部楼层
    thanks for sharing
    发表于 2014-4-6 22:21:14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4-4-6 22:36:3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贝贝妈
    0 I/ w' j/ @8 H9 s! P, @) Y" M
    7 a# ]2 }( O( u
    $ J0 j; N3 {# c8 ]8 K% O2 y6 d    学习学习
    发表于 2014-4-9 18:35:18 | 显示全部楼层
    huifuhuifu
    发表于 2014-4-17 17:31:2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贝贝妈
      I0 T, f/ ]4 s3 Z2 J( [( b: U+ S* }0 C4 D7 F4 {  N
    6 n& |' i1 V' F! A1 u' S# F( z
        Thank you!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0 金錢 +120 收起 理由
    贝贝妈 + 20 + 120 欢迎学习!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4-5-21 14:26:04 | 显示全部楼层
    hf
    发表于 2014-6-8 08:53:4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学习了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50 金錢 +300 收起 理由
    贝贝妈 + 20 + 120 欢迎学习!
    招财猫 + 30 + 180 欢迎学习!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4-6-25 08:02:46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学习
    发表于 2014-6-25 09:52:01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4-7-12 00:55:3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要看看~~~~~
    发表于 2014-8-6 16:28:1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
    发表于 2014-8-20 09:25:12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来啦
    发表于 2014-9-15 13:39:13 | 显示全部楼层
    Shuyezi 发表于 2014-8-20 09:25 ! C6 W! |* d1 `0 \! ^
    学习来啦
    7 P4 e: u- c" b& Y
    俺跟你跑过来的!
    7 R" B5 H- E! R% X
    发表于 2014-10-10 02:58:1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要学习- d# Y/ z) t% A1 J: n4 @
    发表于 2015-1-3 14:25:18 | 显示全部楼层
    郎中让来学学
    1 f! K7 \7 n( P0 C0 }
    发表于 2015-1-3 15:50:54 | 显示全部楼层
    郎中,这个图俺学习了,俺年前经过一年的学习和思索也搞了个阴阳图来解释为什么会长病,尚未成熟,等有空发上来让大家围观。对您老人家这个图 有一点想法,不一定对,但是要不说出来的话,我怕憋出情志病来,网上有同学说,把问题留给郎中,那么俺就斗胆直言啦。您那五个小阴阳图是否是应该有不同的半径呀?如果没有,那么是否是无量纲的单位值呀?当然我知道您先天的意思,但是后天长病的话,您这图应该怎么变化呢?
    : u0 p. Y# O) J. Y- U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联系邮箱

    GMT-4, 2025-10-19 07:31

    纯中医 chunzy.com

    Authentic Chinese Medicine (AC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