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成为会员,享用更多功能,查看更多专业帖文。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山药== 图片山药
2 L0 m" Z8 W4 i1 P+ j) \ \: W山药,是偏滋阴,就是用于补阳的药方中,也是阴中求阳。
6 y4 x1 x0 F. g8 z" K7 U" W; y% M' H# `- d( y( ?; A
相对来说,山药偏性不大且地产中原,故而各地之人均可久服。
9 O% u# U. [( T. I5 |
; N5 X6 W5 ?. y8 \6 b同时,这种块茎类的药物,如参、芪、山药、地黄之类的药,量多了,就容易滋腻不消化,所以要佐点行气的药物。如陈皮、枳实、川芎之类。" g9 V( E1 h+ G$ _1 j8 u; {
) A2 Z* s, Q; X1 n
问:那山药鲜品和干品的差别大吗?2 t( w7 U0 s: R
q6 X f: } J
郎中答:鲜品,如果这阵子感体液不足了、偏血虚了点,只是这阵子劳累没休息好,来两个鲜山药吃吃。 " }; K. Q+ {* }0 r, n
y6 s8 [# i9 a& m4 C 如果是久病,你天天吃也没用。 山药作为单方使用,作用都不大,无论鲜品还是干货。
1 J8 `& T5 T/ |8 d% y, o
( a- `8 E5 _2 q- c& O问: 开的药方里如果有山药,可以用新鲜的山药来代替药店里买的干山药吗?) a8 f3 T/ g7 j0 s) M! A
8 ?% ^2 J! p: p郎中答:如果是方子里没要求用鲜山药的,用鲜山药不是不行,而是要求剂量更大,一是造成煎煮不便,二是如果量大了,会有滋腻现象,就只得再佐上其它药物,反而价格上没占到便宜,药效还打了折扣,就有点得不偿失了。
0 i( r' v1 M7 T, F7 u
( n2 H+ @+ P4 O==枸杞==
, V+ `2 p6 f9 Q7 R2 ~0 f一般外感发烧或是长期低热不扬,不能服用。另外消化不好的人,不能久服、多服。偏补肝肾之阳。: _: v2 o' d U" c# `# S
. f. [; Q* Z" {- |( J+ G凡是自觉有“发烧”,但外人触摸或是用温度计测不出有热,就属低热。
/ M) l) K' k' y) A1 y虚证都会有低热现象发生,不光是阴虚,阳虚、阳郁、气虚、血瘀、痰阻、湿郁都可能会有低热不扬。
4 R" s7 @5 G" a9 d9 p2 t V# U3 l& a5 U( o2 {1 O. K
==大枣==
/ ^$ H/ U' n k5 l1 X/ F1 N问:大枣小枣有木有区别?大枣是不是补气作用强于补血?几度秋凉里提到大枣吃多了会引起心血虚,因为补气补大了,有木有道理?
! m7 o1 |. V; }0 F% D5 S' Q; ^ S5 o# U& F
大枣其实是北方对枣子的一种称呼。不是个头大就叫大枣,个头小就叫小枣。
, V* E6 O9 @, } S1 ^, ]大枣吃多了,是会不消食、胀气。: O; \3 v7 K# ~+ A& h% o) A% c
消化差的人,吃一个两个,第二天或第三天的大便中都会有枣皮。1 G" H9 }. j6 I; t, n$ k
% _2 i% f6 a' _# W1 ^ G0 l& r7 _
大枣,一般是用在顾护胃气上,而且是急证、、实证、重证上使用。如桂枝汤、十枣汤、小柴胡汤等。
q6 p4 M- O1 r" ^
! x @, z& T( l都是配合着“重药”、“力道强”的药使用。从来不会在真正的虚证使用,如四逆汤、麻黄附子细辛汤、犀角地黄汤、紫雪丹、至宝丹这些救命药中不出现。9 p9 l9 @' S( L3 i, S
1 U, q) |! i% v$ G2 h5 h/ i2 Z' [这为什么呢?因为这大枣,补脾胃的力量不强,但滋腻不消化的副作用还特别大5 H% Q' [7 j/ U, X2 b
张仲景用药为何大枣都去核! _9 l5 U- r; B
- R* n9 m2 I0 |' ^$ S5 k0 N$ |3 G郎中话大枣的用量
" L7 @ F5 @' {* n2 e) ?2 Y: G. _6 ?1 U* d: w' G
由大枣去核想到滴。。& m( p' O5 C. ]9 j
& k" w1 P7 S8 C; O( ~7 S8 Z1 ~& o
==茯苓== 图片茯苓
8 c0 q) R$ Q( v9 Q问: 土茯苓和茯苓区别在哪?# q( p6 @1 Y" q7 [- @" h0 P
郎中答:土茯苓和茯苓是两种不同的药。
" i- _5 K" N$ R& H& V
& w, }+ l9 q1 ahzbaobao答: 以下是我认为,还算科普的一般性解释:+ N$ h9 {# V2 ~ D: [( w+ E: v. n
茯苓是种菌类,茯苓一般寄生于松树根部。
9 W5 L0 V9 S7 {" w土茯苓为藤蔓植物,叶如大竹叶而更为厚滑。根连缀而生,大如鸡鸭蛋。
" j3 j) G8 j. s& d) s2 { K3 v4 y3 M
茯苓安神益气,止渴,利小便,益脾胃。茯苓是利水渗湿药,还可健脾安神,性味甘淡平,归心脾肾经。, P. a; h% k4 O& F% o2 M, D9 {) n
土茯苓 健脾胃,强筋骨,祛风湿,利关节,止泻,治拘挛骨痛,恶疮痈肿。土茯苓是清热解毒药,可除湿利关节,性味甘淡平,归肝胃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