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成为会员,享用更多功能,查看更多专业帖文。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中药控之问药二:酒; A- `+ B- i! z1 i, I m A
( G" h: |# ?( h) y6 [: sQ:
; x) F8 k- G1 y9 H) g, m/ B& X# T# T0 x+ s% N- N
郎中在前面“心阳不振”的帖子中提到好几个方子,其中以“酒” 入药的有好几个。虽然郎中在前帖中写过酒有“驱寒,利用其挥发性来助行药势”的作用,但真正用起来时还是对用什么样的酒会有疑问的。下列是较突出的使用酒几个方子,9 m, S% r( e( x1 U" G% M* v& M
% [4 N& s; e& y! C- C
1。炙甘草汤:清酒七升
, z: V, P! }, N4 w' S+ C2 {) z% E" w0 Y2 b" D* z9 h8 ^
2。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酒四升8 W: ^+ a: | U& P* t
$ F) Z0 @: j9 y+ a3 d
3。栝蒌薤白白酒汤:白酒七升, u* I5 q7 y m( g; e# w
( E& z' M" G0 D5 _' t+ ?9 A4。栝蒌薤白半夏汤:白酒一斗$ B" ^# g/ H0 O+ b
4 @' l; Q. D F' T: W( d想来古人的酒、清酒、白酒恐怕不能直接对应到今天的各种酒类吧,烦请郎中解释一下。谢谢!
^* c6 P) c. `+ x- k2 i/ [+ @1 q* t. p! F# w+ k. T; Y
蒙城郎中:9 }$ f- T: B/ ?3 I
, s( O7 p* l- S6 R
发表于: 2012-12-11 07:56:034 B0 C$ ~* K' [: g" Q% u$ V
4 P; H# I+ K9 l5 b酒、清酒、白酒都对应的是类于台湾人的小米酒。
5 w4 D; C* }8 |. E6 ?) P" x" Y7 \9 K" C, r6 ?( M+ m' M' Q1 Y: R5 W
就那种糯米酿的,度数很低,但后劲绵而有力的。
" h+ V% O; N8 h! K1 H' E+ ?6 T/ G! K" Y5 Y
所以现代人多以加饭酒、花雕酒、女儿红一类的黄酒代替。因为都主要用糯米、都后劲绵而有力。
# d; }) s( A* l2 Z- \, K( `
, M9 a' V& _/ f! e近年来,也有用台湾人的小米酒的。主要是台湾有个“月子专家”借小S的名气,推广了台湾的小米酒。所以现在有华人的地方,就有这种小米酒。- C2 Y4 u* o: {
) p: d# l- E" a4 G
Q:% Q1 E( i+ q8 f$ W. a$ @ {) T: A
8 g; B6 D; ~" `' Q超市里见过台湾米酒,但没有买过。加饭酒、花雕酒、女儿红一类的黄酒似乎普遍含有盐份,用这种酒入药会不会有问题呢?
( L, J( d( \* f% i C. p B. \! n
Q: ( @# k8 I: L9 l- C( q- l
. @ j. f3 X* e! I记得郎中以前说过糯米的湿气较粳米大,是不是经过酿造后,湿气就不复存在了?
" E' F2 h: p" O4 L& O+ h" c8 u/ K( r8 W! U3 B' C) d7 J. N
蒙城郎中:
: B/ y* q/ k0 H5 t5 W2 f3 O
5 ]) U* |2 ?" o' `: j3 {5 W" }* r# @加盐不是很多,不影响。
* N5 l3 n6 a% E) S: N0 h8 Y+ d! x* W, l% N7 k8 e# R" S, I. ~
湿气,因同蒸煮,所以也影响不大。往往要用酒的,反而是不多湿的,需要“湿”,呵呵。0 J, A- M6 Z$ F ]5 o3 x9 e" N
! N @. \# X9 V g
Q:
3 k- U4 t$ U6 @/ A5 \3 I
+ w' D( C! P3 B4 t7 U% E请教:这个一升一斗到底是多少啊?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