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了一把老北说的“同道人”,内容如下,8 D9 `; U: a, C% f8 M- z4 y
4 }) p$ M8 G9 V
赵洪钧,河北省威县人,1945年生,1969年毕业于原第七军医大学,后长期在原籍作临床工作。1978年考取中国中医研究院首届中西医结合研究生,专攻东西方比较医学史,师从马堪温研究员。1981年毕业,毕业论文《近代中西医论争史》。毕业后,在河北中医学院任教。1996年辞去教职,辞职前为该院副教授。辞职后未在任何单位供职。
2 F% j8 J# l+ [$ M' ~0 ~" r5 u2 M! c- q% |, i: D' r0 u' R$ \
自1990年左右开始,研究方向侧重中医和中西医结合基础理论。% d5 e6 o/ O; ?) T" E
" c) A2 e$ e$ W5 }# L
主要著作有:9 O8 G/ _6 U3 V! G
《近代中西医论争史》(1983内部,1989安徽科技出版社)
. w) [4 |7 ]5 D+ k$ I《内经时代》(1985内部)
^' |( m/ `8 h《中西医比较热病学史》(1987内部)
: M2 a7 J$ Q( K+ p《伤寒论新解》(与马堪温先生合作,1996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4 V( ^3 u$ S( Z( ~ Q. d& f$ {《河北卫生年鉴》(策划主持人,副主编,1989河北科技出版社)
' }' }0 J7 H* Q! G" f5 o《希波克拉底文集》(译著 1990安徽科技出版社,2008年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0 e8 c* ^4 M2 n$ H) c+ Q/ m6 N《中西医结合二十讲》(2007年安徽科技出版社)
; E; }& W" s, J6 P& e: M《医学中西结合录》(2009年1月人民卫生出版社)
4 s9 O# T3 k4 d《赵洪钧临床带教答问》(2010年12月人民军医出版社)
" \+ q# Z( T: H6 o* f* b在期刊杂志上正式发表的论文约40篇。# J6 ]( B+ \6 e5 L2 r
《近代中西医论争史》有美国宾州大学席文教授作的英文摘要。
R" `. C5 L. n2 y4 x8 t: R6 f《内经时代》和《中西医比较热病学史》有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学者撰文评介。; }, q, w! J, H0 H
1990年10月应特邀出席东京第6次国际东洋医学会,作“近代中医在中国”报告。
% W/ S+ k( U6 h7 G7 E$ G9 w1998~2000年在英国行医1年半。
6 l: Z4 p. }0 d; s2000年之后主要在故乡行医写作。
- t9 K0 y4 x# L: U5 O; P4 u; b& v) P2006年12月至2007年1月,应邀在南京中医药大学、安徽中医学院和深圳市中医院等地讲学。6 s' L/ L7 M! \# `% @4 ?! k
6 n! r; B6 [& J5 g
" \& M4 i/ I% j8 y2 a原来是中西医结合式的中医,不知道他这辈子看好过几个病人?* U8 h. R1 e9 e+ 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