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中医

 找回密码
 注~册
  • 秉持纯正
  • 辨证论治
  • 敬畏生命
  • 呵护健康
  • 查看: 3878|回复: 23

    [不懂就问] 五脏补泻所欲所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5-16 12:08: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注册成为会员,享用更多功能,查看更多专业帖文。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OceanSound 于 2019-5-16 18:48 编辑
    9 P0 R% A6 L$ U% S# a/ A5 D: \9 J5 m, p
    内经和辅行诀说的不一样啊, 脑子凌乱了。
    1 n1 G* n8 j) {9 {8 u) V& L% c! A! D
    内经藏气法时论
    1 \% j8 W) c( v7 z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
    0 F& ~- k/ H) p" ^( c心欲软,急食咸以软之;用咸补之,甘泻之。
    7 {3 i6 n8 N3 p' `+ c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用甘补之, 苦泻之。
    5 {* Y9 W" c! S; K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9 g/ d0 [, ~& m3 v3 F7 H
    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用苦补之,咸泻之。) D% ~% N2 `6 b' r$ t

    $ ]" V4 \7 z, v辅行诀:/ E8 t7 s. B1 l5 g0 w5 d
    肝德在散。故经云:以辛补之,以酸泻之。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适其性而衰之也。
    ) s9 r4 ], j$ @+ s, [心德在耎(软)。故经云:以咸补之,苦泻之;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
    3 Z( Y) c. V( S0 I脾德在缓。故经云:以甘补之,辛泻之;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
    * O* {3 T7 h7 p3 m; B7 ?肺德在收。故经云:以酸补之,咸泻之;肺苦气上逆,急食辛以散之,开腠理以通气也
    7 C3 I, v$ G; g1 Y- h2 [2 p肾德在坚。故经云:以苦补之,甘泻之;肾苦燥,急食咸以润之,至津液生也。
    - q8 G7 b! I( r/ P2 ?) |
    发表于 2019-5-16 12:20:08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要在意每个字都必须高度一致,就自然会凌乱来。凌乱不是因为两者的字不同,是你的强迫症的原因。
    8 j. j- F' V2 m' V
    : c- i) L. w' @# b  k$ T
    8 y! x/ d3 w* U" X3 @2 b! @8 P& F
     楼主| 发表于 2019-5-16 12:27:43 | 显示全部楼层
    蒙城郎中 发表于 2019-5-16 11:20
    2 m. P) K; C# w) `你要在意每个字都必须高度一致,就自然会凌乱来。凌乱不是因为两者的字不同,是你的强迫症的原因。{:20_842 ...

    " t# w: K  c4 p# k4 n# q3 E郎中,以你的学识及经验, 谈谈你的看法呗。 我一直都很景仰你的。; I! s0 m7 z5 j
    发表于 2019-5-16 12:36:18 | 显示全部楼层
    OceanSound 发表于 2019-5-16 11:27. m# a, B% ~* v; C
    郎中,以你的学识及经验, 谈谈你的看法呗。 我一直都很景仰你的。

    8 G+ o9 y5 i. Q% V7 r4 h3 {$ B没看法。只是知道“辅行诀”现在存世的,只是回忆默写本。原本已经损毁不存在了。我常常会默写当年背过的东西出错的,你有强迫症的,你能把小时候背过的东西,全能默写精准,一字不差一字不漏,那就信呗。
    7 e) e3 O0 J0 P2 I' v
     楼主| 发表于 2019-5-16 12:38:58 | 显示全部楼层
    蒙城郎中 发表于 2019-5-16 11:36; G* Y. ~) r( `. g5 g6 p$ j
    没看法。只是知道“辅行诀”现在存世的,只是回忆默写本。原本已经损毁不存在了。我常常会默写当年背过的 ...

    7 ^5 s6 b% |! f* r3 o( K明白了, 以内经为准, 多谢。$ H# J' E' I; B2 g$ U; H* ]
    发表于 2019-5-16 15:31:04 | 显示全部楼层
    OceanSound 发表于 2019-5-16 11:38
    4 l7 r; _- k9 t# `# g! ~4 y" T明白了, 以内经为准, 多谢。

    4 e5 N/ y, X: v: b$ h9 t; \' f      呵呵,真别“明白了”。$ d% Q9 M" }0 I

    & Q& X' F9 u; ?4 n      就以《汉书》说的医经七家,大家只是知道史载《黄帝内经》、《黄帝外经》、《扁鹊内经》、《扁鹊外经》、《白氏内经》、《白氏外经》和《旁篇》七篇共有 216 卷。目前,公认的,只有《素问》金代刻印本11卷为正宗,其它经卷,反正每隔个几百年,就会有“重大发现”。
    + E6 E8 A4 Q+ m6 g: T4 Q% }- h+ S& R$ S5 D3 e* E, A# ~
              我只是知道就凭留存于世的《素问》金本11卷,就够我研学一辈子,通读千万遍都难通晓。有空就看几句,看几章,一年里能理解了一句或一段,并用之于临床或能指导纠正我临床技术,都算是这一年里学有所成。
    # E/ d$ _4 O( R. l7 [8 m% I( y- @5 ]" W! u
             别说《辅行诀》,就是清印本《黄帝外经》,我也是当小说看来着,看了就看了,纠结这书上与过去的认知有所不同,对我来说,真没必要,因为我一向不认为我所学、所认知就是对的。中医辨证与治疗,是直面生命,对生命的感悟和理解,随着年岁的增长,学识的增长而理解不同。中医经典,不是公式,不是定理,不是公理,更不是真理,是作者对生命的感悟与理解。如果你学中医,如同学数理化一样,那就方法错了。* K7 D) P5 g  ~! K1 A
      s$ D; G+ B( g
             所以,学中医,最忌讳的就是:哦,我明白了。当你说出真明白了,其实说明你学习停止了,感悟与理解停止了,也说明你学的东西是死的,死的东西是不能医活着的人的,所以你明白了的东西,其实对你来说,反而是没用的。
    / j  U: R# z  Z+ D
     楼主| 发表于 2019-5-16 18:18:05 | 显示全部楼层
    蒙城郎中 发表于 2019-5-16 14:31
    / E3 P  [- J& E) x. j  u呵呵,真别“明白了”。
    ; d$ M3 `; Y0 ?3 g$ q/ O: t
    8 }- w  l" n) N! E2 {* S/ C. H' [; H**** 本内容被作者隐藏 ****
    3 L' o" l3 J1 z5 z3 |
    呵呵,皓首都不能穷经。我觉得至少辅行诀泻心用苦味 比较对, 比如黄连 栀子。内经说泻心用甘味,难道用甘草泻心?
      A/ B" X/ J. s0 j
    发表于 2019-5-16 19:04:57 | 显示全部楼层
    OceanSound 发表于 2019-5-16 17:185 [6 ]6 F$ v: Q6 f/ `0 ^
    呵呵,皓首都不能穷经。我觉得至少辅行诀泻心用苦味 比较对, 比如黄连 栀子。内经说泻心用甘味,难道用 ...

    9 K, a) h* H& u( Z2 Q嘿嘿,古文底子薄来着。
    . E6 i. a( q' c4 @$ Z# o) @  W4 ^3 Y- Q" s; Y- r7 R
    甘性缓,心性急,心病急,用甘药缓,称之为泻。《伤寒论》: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 a+ B5 ]$ Q5 P. ^: S
     楼主| 发表于 2019-5-16 19:11:37 | 显示全部楼层
    蒙城郎中 发表于 2019-5-16 18:046 d8 h9 |6 [- L9 z9 U3 s' ?* O. p9 o) `
    嘿嘿,古文底子薄来着。
    ) }# M/ n! G3 w( {8 J
    0 E' N( X$ A0 n' ]**** 本内容被作者隐藏 ****
    & L8 U& n. p  m, {  h% p
    嘻嘻, 郎中终于吐真金了。那如何解释内经里脾 肺 肾三脏的泻味呢?% y; V( `! a6 M. L
    发表于 2019-5-16 19:15:03 | 显示全部楼层
    OceanSound 发表于 2019-5-16 18:115 u: g$ w. Q0 b: }
    嘻嘻, 郎中终于吐真金了。那如何解释内经里脾 肺 肾三脏的泻味呢?

    7 Y- c9 H5 ]( y' v3 o自己去体会呗,读古文经典,最好的就是自己去咀嚼,而且最好是过个几年咀嚼一次,这才会得着,才会有领会,才能为我所用。
    + S' {: ^4 U( v$ ]
     楼主| 发表于 2019-5-16 19:25:08 | 显示全部楼层
    蒙城郎中 发表于 2019-5-16 18:15
    : h# N* P0 {* t* T自己去体会呗,读古文经典,最好的就是自己去咀嚼,而且最好是过个几年咀嚼一次,这才会得着,才会有领会 ...

    , p) Z4 I1 W6 n好, 我自己慢慢体会, 有心得就上来分享。 谢谢郎中。
    6 _$ V# X$ Y* C
    发表于 2019-5-16 22:06:31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不仅凌乱,还云里雾里的
    发表于 2019-5-16 22:15:3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上来确认一下你们说的是汉语
    发表于 2019-5-17 08:41:02 | 显示全部楼层
    土豆 发表于 2019-5-16 21:15
    5 |% C! F8 Y" d3 d4 [我上来确认一下你们说的是汉语

      Y, C# a$ T3 M. N4 h豆姐,我保证说的是汉语,真的是西汉与东汉时通行语。
    发表于 2019-5-17 09:03:58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学习。科学也不是静止的,需要不断探索。
    发表于 2019-5-17 14:49:4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五味与金木水火土的相生相克是一致的吗?
     楼主| 发表于 2019-5-17 21:00:53 | 显示全部楼层
    metamorphosis 发表于 2019-5-17 13:49
    ; H2 C2 h* v1 X6 t# H& e  x这五味与金木水火土的相生相克是一致的吗?

    ' B% F  O4 b+ t  [6 K内经里的泻味不一致。7 y/ `( Q9 a0 N, t4 e# Q7 H' {
    发表于 2019-5-18 14:35:29 | 显示全部楼层
    蒙城郎中 发表于 2019-5-16 14:31
    # A* G  e) \+ _0 K. c) f3 m呵呵,真别“明白了”。
    7 X, j1 A& W9 L% r' \
    . Z# ~4 a7 h7 c0 h**** 本内容被作者隐藏 ****
    : b. q3 _' `4 G6 w
    这段话讲的真好!. p( P* ~* ?. _& q6 F

    点评

    好帖!: 5.0 我很赞同!: 0.0
    好帖!: 5 我很赞同!: 0
      发表于 2019-5-19 22:06
    发表于 2019-5-18 20:27:5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么难的东西,不圈住也懂不了
     楼主| 发表于 2019-5-19 22:05:21 | 显示全部楼层
    熊猫眼 发表于 2019-5-18 19:27
    ' z+ j1 b' ~, }这么难的东西,不圈住也懂不了
    ' K0 }! z  k0 X0 f  i* N* B
    中医古籍真是很难懂, 天书一样。
    发表于 2019-5-20 15:13:04 | 显示全部楼层
    似懂非懂不懂装懂的进来学习一下
    6 X/ x$ q9 N- }, i
    发表于 2019-5-20 18:55:49 | 显示全部楼层
    黄帝还有外经? 文盲就不说什么了。
    发表于 2019-6-3 01:47:3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学习。3 O: Z1 a) Q1 b3 t3 Q; Q& n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联系邮箱

    GMT-4, 2025-10-31 15:11

    纯中医 chunzy.com

    Authentic Chinese Medicine (AC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