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成为会员,享用更多功能,查看更多专业帖文。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随着美国自检越来越多,很多人有同学、同事,已经被确诊,又开始了新一波恐慌潮了。这里说一下易感,其实没必要紧张和担忧。 易感,就是容易被感染,主要有三项,易感的人、易感的空间、易感的时间。 Y2 T! @$ G$ D# c' Z+ D# I
0 ^- x1 B2 L" q% P- D& m1 ?
在西方国家,要求确诊者,或疑似者,居家隔离观察,其实是一个很正确的方式,但前提是患者或疑似患者,要有良好的道德与信用,而西方人是习惯性默认对方是这样的一个人,而中国是习惯性地认为别人一定会是没有道德与信用的。就是这样的文化差异,产生了对这种隔离方式的误解。这种文化的冲突,在日常购物中也能体现,商家允许一个月内不问原因退货,是基于相信消费者的道德与信用,相信商品的确是不能百分百的正品率,商品的确不能符合每个消费者心中所好。但有些东方民族新移民,认为这是商家的蠢,以为自己钻空子,能免费用。比如先买台相机,旅游完了再退。这在西方人眼里是没道德、没信用的,而东方人认为自己很聪明。这就是文化差异。' K' P* B3 V/ L I) }6 n- H
6 w. ?) F. g6 e
当我们明白了文化差异时,我们就知道,如果每个人都能有道德与信用,能居家隔离,那么就不会有集中的易感区出现。而中国实行的封闭方法,可以避免这些没道德的人四处走动,但会形成很多集中的高易感区域。比如一个个医院、一个个病房,就会是高易感区,所以当医护人员过份劳累,成为易感者,又在这易感区工作,于是就感染上了,然后医护又感染前来就诊的疑似患者,或支援人员。所以中国的被感染者,以医护人员及其家属;居民、社区管理人员及其家属为主,原因就在这。中国的办法,解决了不会因没道德的人四处走动,而导致疫情扩散到不可收拾的地步,但也有缺点,就是不可避免的,会导致疑似的集中在一起,会因为其中有已感染者而导致更多的人成为感染者。西方国家的居家隔离政策,最大的缺点是,会有不道德的人四处走动,从而加重疫情。任何一个制度都有着弊端,但成效的好坏同样都建立在百姓的公德心水平之上,所以不是哪种制度不好,而是制度下的人的不好。" N' ]: E* C4 b8 r7 | m) Q' ~$ e# B
0 ]3 a% a1 o3 w& V$ q& s1 l 分散隔离和集中患者或集中疑似隔离,都科学,只是针对的被隔离者的道德与信用水平的高低而相互采用。你有幸在西方国家,那你就应该感谢政府先对你的相信,政府相信你是一个有道德的人,是在你做出行为之前的。你基于政府对你的信任,和本于你的良心,你就会响应政府的要求,做到对自己的居家自我隔离。
! |* i. P# w% C0 O! C9 O$ r% c4 a2 l" B% ^0 J' h& H
被要求居家隔离,首先就是确定了是一个易感者。这次的易感者主要分:1、极度劳累者;2、极度焦虑者;3、本身有较严重的糖尿病患者;4、本身有较严重的心脏病患者;5、年老体衰者;6、本身正处于疾病重症之时;7、自身有较重痰湿之人,就平时大便粘臭者;
& p, H* G1 J3 s; @6 Q
8 @& g) n3 L( K7 E- @ 象这段时间,各国政要纷纷染上,多数就同时符合上面两项到三项。有的人是年老,同时又劳累;有的是年老,又同时本身有疾病;再又都处于一个相同的文化,见面亲三下,在餐桌前先握手,握完手又马上抓面包,醮同样的酱,边吃边聊。这个跟我们中国人吃火锅一样危险,所以这些政要纷纷中招。不是这病毒多厉害,是这些政要太过于疏忽。
4 ^6 ?5 C; J" g% D& k
' T( G& j7 u$ q1 ^8 m5 J/ x7 t0 y 易感空间,主要是密闭的小空间。比如小办公室、公交车、不连通的地铁车厢、不开窗户的的士车、飞机、轮船船舱、病房、卫生间、电梯等。 ) ], y3 V* F+ v* X1 [/ G. V& o
+ [9 @8 b) _. K# N: P
象大型超市是没事的,你只要不跟别人嘴对嘴地吵架;你只要不摸了别人刚摸的东西,马上又摸鼻子和嘴、眼。就不会被感染。象整栋办公楼,就是中央空间的,只要过滤网经常清洗了的,也没事的。你只要不跟已感染者同在一个办公室,同时进了一个电梯,就基本不会被感染。' g5 e3 ?+ W1 m1 a
. A0 S- O& Z% w; Z* F! _
2 o6 B( c" f3 {, l
易感之时,首先要有两个条件,易感者和易感空间,当你是易感者,你又进入易感空间,刚好此时又有一个已感染者,你们共同相处几分钟到十几分钟以上,并且有过亲密接触或是亲切交谈,这样三个条件都符合时,才会被感染。不要去信那些媒体记者的15秒,他爸为了生他也不止15秒。" k6 L6 [: N/ H# g, y
2 L0 d' V# n% C+ e8 o- y! s0 K$ B
明白了易感之人,易感之地以及易感之时,就能知道如何去预防。首先查自己是不是易感之人。自己是易感者,就不要去易感之地。自己不是易感者,去易感之地就做好防护,不要与人太亲密。守住了前两项易感,就不会让易感之时在自己身上出现,就不会被感染。
2 f( _: r# H* L; |
& P5 {; ~( I/ S+ C |
|